若是能帮子仪他们达成心愿、成功助王孝杰大将军昭雪,也算是一件积阴德的善事。笔尖在纸上行云流水地划过,陈阳的思绪也随之荡漾。这是一件很英雄的举动,他思咐着,为人行善的滋味让他心里感到很宽慰。甚至,还有一丝爽快。
“顶天立地”
他望着纸上这四个大字,默默地下定了决心。他要写一封密信投进那该死的铜匦中,以期能让皇帝知晓王大将军的冤情。只有这样,有朝一日他才能昂首挺胸地回到扬州家中,骄傲地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在这样的大义面前,与公主私通之事或许就化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污点。
但愿如此,陈阳暗自安慰着自己。希望借此能摆脱愧疚的泥潭。
他起身离开了丽正殿。徐彦伯和薛曜两人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乐府诗,似乎没有注意到他的离开。陈阳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便在案上摊开一张纸。他耐心地磨好墨,随即在纸上写下一句“皇帝陛下亲启”。写完之后感觉不太对,便撕掉重写。一连写了好几次,写废的纸团扔的到处都是。从来没有上书给皇帝过,都不知道这种奏章该怎么写。沮丧之时,他回想起了当初背过的语文课本上一篇奏折——《陈情表》,顿时来了感觉。于是,他又摊开了一张新纸,依着它的格式写道:
“臣无名氏言:臣本布衣,世代耕于淮阳。边境烽烟四起,军书频下,遂弃农从军,至今已有数年矣。去年秋臣随右威卫大将军王孝杰北出幽州,讨伐契丹叛贼,会于西峡石黄麞谷。苦战数月,僵持不下。及至隆冬,营中粮秣殆尽,士无御寒之衣,弓无退敌之箭。慷慨北顾,皆是金戈铁马;翘首南望,竟无一骑来援。于是阵破营陷,十万王师,十不存一,残甲散落,流血漂橹,幸存者不过百余人。血海深仇,犹不能忘。三寸碧血未干,一腔赤诚何托?吾辈之人,皆枕戈待旦,日夜盼王师北进,灭胡马,复河山,一雪前耻。然惊闻将军蒙冤入狱,含恨而终。惊矣,叹矣!
将军其人,忠勇善战,体恤士卒,深得部属之心。天授元年将军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四镇,使皇威震于远疆。西域皆臣服,不复起贰心。此番征讨叛贼,更是以万夫不当之勇,横刀立马,身先士卒,以报陛下天恩。麾下将士为其激励,皆踊跃向前,慷慨赴死。十万王师尽丧于胡马铁蹄,横尸于冰海雪原,终无一人变节。幸存将士,闻将军含冤而死,群情激越,疑有奸邪之人蒙蔽圣听。乃托臣进此言,恳请为将军平冤昭雪。将军曾言,愿为神皇浴血鏖战、以马革裹尸还。于是粮尽援绝,仍力战不屈,突出重围,杀敌无数。胡人皆震恐,逡巡远望,不敢近前。然含冤受辱,身死狱中。闻者皆号哭啼血,此乃亲者痛,仇者快也。冤矣,恨矣!
臣区区走卒,数年辗转于战阵,早已视生死于不顾。然王将军赤胆忠心,却落得如此下场,士人更是寒心矣!望陛下体恤吾辈之希冀,平冤昭雪,还死者以公道,给生人以慰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阳长出了一口气,放下笔,轻轻地拿起墨迹未干的信纸重新读了一半。觉得这一纸“陈冤表”写得酐畅淋漓,内心由衷地对自己的潜能感到十分惊讶。待墨痕渐干,他小心翼翼地把信折了起来,塞进了一个信封中。弄好后,陈阳心满意足地坐了下来,胸中激荡着一种令人愉悦的成就感。他伸手拿过茶杯,想要美美地呷一口。到了口中却发现味道不对,意识到那是前日的冷茶,连忙一口吐了出来。
他打开门欲唤个丫鬟过来,在殿外遇到了翠儿。
“翠儿,过来。”陈阳唤道。待她小跑到跟前,吩咐道,“去帮我沏一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