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自己以为猜中了向荣的心思,吓得他赶紧躲得远远的,自己可无福消受“美男”恩,自己在广东还有一个俊俏小媳妇在等着,实在和你向荣扯不起。
第二天向荣看到朱海也没好脸色,冷言冷语。不过向荣的这种态度却让朱海放心不少,大概向荣发现自己不是他的菜已经放弃自己,这样最好!
接下来几天里整个军营已经停止训练,开始为远征做准备。终于在九月初一,第四师全体战斗人员一万八千人,再加上挑选出来的民工劳力三万人,一共将近五万人,在赣州城外誓师,赶往南昌。
就在张家玉带着部队赶往南昌的同时,远在长江北岸的黄梅,这里也集中了九万满蒙八旗大军,由满清和硕豫亲王多铎带领,在九江府对岸的黄梅集结,准备攻打九江府。
如果明朝也有卫星地图的话就会发现长江流经大半个中国,却在过了湖北后转了个弯,朝着东北方向流去。所以自古以来,从九江开始,长江南岸就被称为江东。而九江,就是江东的西大门。
九江在先秦的时候属于楚国,秦王政二十四年,楚国灭亡,秦国在楚国的土地上设立三个郡,其中就有九江郡,辖区范围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设在寿春,这是九江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书上。到了三国时期九江改名为柴桑,为了防备长江上游的刘表,孙权将大本营安在柴桑,便于及时处理军情。以后的孙刘联盟,也是诸葛亮来到了九江这里,会见了孙权,并且舌战群儒,促成了孙刘联盟,在赤壁大败曹操二十多万兵马。
从三国以后,九江就成了长江上最重要的军事据点,因为长江在九江这里转了个大弯,流速变缓,而九江此地背靠庐山,除了向西一面以外都是山地,正是易守难攻之地,九江这里也就成了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左良玉清君侧一事,左良玉军队号称百万,沿江而下,正是在九江这里被靖南侯黄得功击败,左良玉才吐血而死。不过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也没放了九江,乱兵冲进九江府城到处烧杀,上千年历史的九江古城被一把火烧光了大半。接下来满清的阿济格看到也没啥好抢的,也就放过了九江人民。
接下来几年九江人民过了几年太平日子,虽然长江江面上强盗很多,但是不用过兵荒马乱的日子了。可是好日子没几年,满清顺治四年,广东神武元年,广西永历二年,驻扎在九江的满清平南大将军谭泰,带领水陆军十万人,开始征讨湖广、江西。不过这和九江市民没啥太大关系,只要战火不烧到九江就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吧。
事实也正像九江市民想的那样,满清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就占了江西除了南安府的全境,并顺势攻入湖广,占领了武昌周围的大片土地。按照以往的经验,满清应该一路凯歌,一直打到广西广东才对,可是没想到谭泰部在长沙受到了永历朝湖广总督何腾蛟的强力阻击。
屋漏便逢连雨天,满清大概运气也用光了,在长沙连月血战,正好碰到中国南方闷热的梅雨季节,来自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实在受不了这种天气,因为拉肚子死亡的满蒙八旗比战死的还要多,就是明朝的新附军也受不了湖南的闷热气候,也多有减员。
这个时候谭泰就起了回师武昌,等到九月份天气凉爽的时候在进兵的心思。就在谭泰犹豫的时候一个重磅消息更加坚决他退兵的决心,这就是金声桓、王得仁江西反正事件。
对这些南明投降的将领和官吏满清向来不放心,金声桓反正也在谭泰的意料之中,可是让他为难的是自己军队的补给中心就在南昌。南昌周围地处鄱阳湖区,也是中国的鱼米之乡,这地方并没有受多少战火的影响,所以谭泰十万人的军粮全都要仰仗南昌供应。除了这些谭泰所带的五千八旗的家眷都在南昌,这次都死在金声桓的手上已经让军心开始不稳。所以谭泰决定放弃长沙,带队回武昌。
谭泰到了武昌后就接到了江南六省总督洪承畴的命令,福建的李成栋也竖起反旗响应金声桓的反正,福建全省沦陷,洪承畴命令谭泰带领所有精锐撤到安庆,一定要把守好江宁的南大门。
谭泰接到命令后没有法子,只好将武昌留给尚可喜和耿仲明,为了防备万一,谭泰在临走前将投降他的南明所有官吏、将领全部杀死,算是给那些准备想要投降的汉奸上了一课。
解决后顾之忧后,谭泰带着三万满清八旗顺江南下,为了防备九江这个重镇落入金声桓之手,谭泰只有舍弃舟船,带着队伍走黄冈、黄梅、宿松,绕了个好大圈子才来到集结地安庆。事实证明谭泰是对的,在金声桓夺取江西大部后,立即命令王得仁带着两万人赶去九江。王得仁也希望早一些赶到自己的封地,在六月末就带着人马来到距离九江不到五十里的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