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能听出来,杨公这是借着说李济安的事情旁敲侧击,让他不要把陈无双屡次对他无礼的事情放在心上,清者自清,摇摇头沉吟道:“颜某不是不知变通的腐儒书呆子,同样是心怀天下百姓,国子监如今能做的事情远远不如司天监,所谓人不知而不愠,陈无双心有怨气的几句讥讽,老夫还不至于揪着不放。杨公,颜某只是可惜,可惜自诩持德秉善,却没教出来几个像陈无双那样的弟子,实在是愧为人师,单论此事,颜某不如仲平先生。”
杨之清端起茶杯吹了两口气,发觉茶杯烫手,只好又放下去,耐心等着茶汤变凉,宽慰道:“颜祭酒这就是妄自菲薄了,依老夫看,门外那后生假以时日必然前程无量,有此佳徒夫复何求?陈无双啊,那小兔崽子终归是不一样的,他是个修士。”
听首辅大人提起守在门外的机灵小厮,颜书晖脸上的笑意总算由衷了几分,欣慰地点点头,猛然间似乎听懂了杨公话里的暗示,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陈无双是个修士,一千三百余年前的太祖皇帝李向,也是个修士。
下意识抬头去看杨之清的表情,却见这位在保和殿上一言九鼎的朝堂砥柱,笑意里仿佛有一丝不好琢磨的玩味,颜书晖只觉得心底轰然一声巨响,这种旁人不可能听见的动静,震得他几乎在椅子上坐不住,骇然道:“杨公,你···”
杨之清像是很疲倦地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眯着眼深深呼吸,语气肃然缓缓道:“穷则变,变则通,这是圣人留下来的金玉良言呐。在大周为官数十载,杨之清从楚州到京都,从翰林院编修做到现在的保和殿大学士,但凡陛下有励精图治、感念百姓之心,老夫愿意忠君之忧鞠躬尽瘁。可眼下大周内忧外患到了此种无力回天的地步,咱们读书人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只好退而求其次,想着为世间苍生谋一条生路才是。”
顿了一顿,似乎孤注一掷、打算完全信任这位国子监祭酒大人的杨之清,长长出了口气道:“今日即便没有接到府上的帖子,老夫也是打算来一趟的,你我相交十余年,有些话由老夫说,起码要比季淳来跟你说更合适。”
颜书晖迟疑着点了点头,今年科举取士的金榜一张贴出来,杨之清就悄悄来过一次,那次二人谈话的时间并不长,话里话外点到即止的意思,是杨公希望祭酒大人暗地里推波助澜,激起京都名落孙山的弟子对陈无双的愤懑。
起先不怎么涉及国事朝政的颜书晖还不解其意,朝堂上谁都知道,镇国公爷向来跟首辅大人有些交情,可陈伯庸刚带玉龙卫去了北境城墙,杨之清就授意他明里暗里针对司天监唯一的嫡传弟子陈无双,这种行为委实不合常理,更不符合杨公能容天下事的胸怀,直到陛下降旨赐婚而陈无双撕毁圣旨的事情隐晦地传出来,后知后觉的祭酒大人才咂摸出几分味道来。
读书读得太多,满肚经纶的颜书晖并不擅长那些官场上奉为圭臬的阳谋阴谋,还以为首辅大人是跟陛下一条心,不愿意见至关重要的观星楼主位子落在不服管教的少年头上,也正好陈无双以往在京都做下的事情离经叛道,颜书晖顺势而为就没多少心理上的负担,又不是要害那少年性命,兴许不让他执掌司天监,于国于他都是好事。
可现在再听杨之清的这些话,颜书晖竟觉得摸不着头脑。
首辅大人故意留出六七息时间让颜书晖冷静下来,而后继续道:“老夫与你都不是修士,弄不清楚他们所说的大周气运将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此事可从其他角度得出结论。一是老公爷陈伯庸出京之前,哀言跟老夫谈过,其言说是遗嘱都未为不妥,此生想必再也不能活着回京;二是陛下对谢贼、对漠北妖族进犯的冷淡态度不合常理,老夫观察过陛下许多次,这话或许为人臣子不该私下谈论,老夫以为,陛下是想尽可能地替太子扫清障碍,扶着殿下平稳继位,让他去做那亡国之主。”
颜书晖心下大惊,国子监祭酒若无要事的话,只有每月的大朝会才会上保和殿议事,一直都认为陛下之所以能沉得住气,是胸有成竹能平定谢逸尘的叛乱,加上杨之清在百官之首稳如泰山,猜测皇家以及诸位大学士都对北境、南疆胜券在握,没想到此时从杨公嘴里听到的,竟然会是这么一个推论。
一时之间,祭酒大人哑口无言。
杨之清伸手揉了揉眉心处,满屋茶香气非但没有让他觉得轻松,反而让这位操持国事多年都任劳任怨的首辅大人感到心里好像压着一座险峻山峰,“读书人三句话离不开圣人文章,圣人书中说百姓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夫起先是想不明白的,眼下到了这种时候才豁然开朗,都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夫既然是首辅,目光就不该局限在这座京都,十四州的百姓哪一条性命都不该被咱们这些吃皇粮的人弃若敝履,说句或许会让颜祭酒不敢置信的话,老夫想把最后的希望,都押在陈无双身上。”
颜书晖沉默片刻,沉声问道:“百无一用是书生,颜某老眼昏花看不清局面,还请杨公直言,需要我这把老骨头如何做。”
杨之清笑着再次端起茶杯尝了一口,人生很像是这杯浓茶,先苦后回甘,“那小子想骂街,颜祭酒不妨顺着他意思继续推波助澜,把事情闹到陛下坐不住的程度,自然会有人跳出来出手,对陈无双来说,最危险的地方不是北境南疆,而是人品叵测的京都城啊。”
祭酒大人点点头,这种事,不难。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