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奚齐到了应当学习知识的年龄时,献公便任命荀息为他的教师。荀息也并非不怨恨骊姬,但是他清楚奚齐是无辜的,就把奚齐当成自己的儿子那样进行教育。荀息认为弥补那个狠心父亲给公室造成伤害、以及报复骊姬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奚齐培养成申生那样德才兼备、受人爱戴的人。
荀息不但教给他知识,而且教导他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他便拜公室大夫,争取他们对他的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奚齐一天天长大。荀息激动地发现,他已经可以依稀在奚齐身上找到些恭太子{申生}小时候的影子了。
但是献公的身体也一天天变坏,奚齐眼中流露出哀伤,还有他那个年龄不应当有的恐惧和忧虑。他问老师,有朝一日母亲和自己会不会被仇人杀死,他是不是应当做出一些防范。
荀息就把这个少年抱在胸前、安慰他、鼓励他、盼他快快长大;请求历代先君不要使一个无辜的孩子承担因母亲的罪恶和父亲的暴行所带来的灾难;然后又对他讲了些类似杜原款曾对申生说的话。
晋献公卧床期间把荀息召到面前,说道:“寡人将要把弱子托付给大夫,您将要如何对待这件事?”
荀息稽首说:“臣应当竭尽股肱之力,再加以忠贞。如果成功,便是托君侯在天之灵;如果失败,臣将朝夕追随君侯而去。”
晋献公对他的回答感到满意,又问他什么叫忠贞。
荀息说:“对有利于公室的,知无不为,称为‘忠’;送别故人,侍奉今人,没有人猜疑,称为‘贞’。”
晋献公又撑了几天,他在人生中说出的最后两句话是:“申生何在?”荀息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献公好像马上想起了什么,以袖掩面说道:“寡人都做了些什么呀!”说完就断气了。
申生被迫自杀后,公室大夫就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下军大夫里克为首的重耳派,另一派则是以上军大夫吕甥为首的夷吾派;而荀息虽然高居首席大夫,却因势单力孤,竟然没有自己的派系;献公另一个儿子公子无宇也有几个小小的支持者,但是没有人把他们放在眼里。
下军大夫之所以成为重耳派,是因为申生在世时与重耳关系亲密。申生去世后,下军就开始支持重耳,并且因憎恨骊姬而憎恨晋献公;后来又因为恨屋及乌,便捎带着连上军大夫们也恨起来了,把他们当成了迫害申生和重耳的帮凶。
而上军大夫们同样憎恨骊姬,但是由于他们绝对忠于献公,并不在意立谁为太子,所以情绪没有下军那么强烈。后来上军认为下军对他们的恨没有正当理由,所以那种恨就更加令上军更无法容忍。
如此一来双方就完全对立起来:凡是里克要做的,吕甥就会反对,反之亦然。因此吕甥支持夷吾只是因为里克拥戴重耳,反之亦然;只要不使里克满意,吕甥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反之也亦然。
晋献公去世后,两派暂时放下分歧,团结一致对付奚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