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8 儒释道辨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 儒释道辨法(2 / 2)

沈三问不得不认同,的确很有道理,若是知道道理却不全面,学过礼仪却只强加给别人,那这就是活脱脱的键盘侠啊,这位朋友思维敏捷,思路还算周全,但是,只是有些道理而已。

教育只是初步开民智,让百姓能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就算无法亲身经历,也能了解到不同的人生,自此,是选择平庸,还是做出成绩,那不是国家的事情。

所以,他主张的教育学文,是为那些心性坚韧,能够突破重重阻碍与诱惑的人准备的,而非那些知礼不全却卖弄文采四处惹是生非的人。

他愿意提供这个机会给天下人。

沈三问反驳道,“您的断句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们讨论的却不是断句问题。

您如何理解这句,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孔子为了广收门徒,宣传仁政,周游列国,可有因为诸国国君怠慢便停滞不前,可因为其他两千九百二十八个弟子不够贤明就不教,也就是说孔子的仁爱难道是分聪明和愚蠢,有修养和没修养的吗?”

“孔圣人乃是圣人,自然能人所不能,可是治国却不能不顾及这些。”

沈三问:“也就是说孔子的治国之策错了,你才是对的。”

“”(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沈三问继续乘胜追击道,“如今陛下开大周之国,追忆先贤,以万民为重,勤政爱民,得赈灾之策喜不自胜,除突厥之祸仍然施以仁政,不因宫殿、祥瑞、华服、美饰而喜,只以天下万民为重,堪比孔圣人。

天下人都是陛下的子民,教化万民更是圣心所在,若是无法教导培养万民的修养,陛下比谁都自责,如今臣千难万难为陛下分忧解惑,可你们这些圣人学徒却从中阻拦,是何居心。

一不忠君,二对先贤无礼,仁义礼智,君君臣臣之道,也不知诸位如何学习的。”

朝堂顿时鸦雀无声,被他此言雷的外焦里嫩,反对全民教育居然就是不忠不义之人,还没办法反驳。你是说孔圣人并没有教化万民有教无类的意思,还是说孔圣人是错的?那出了这个朝堂,这些同僚都能耻于与你为伍。

至于说陛下并不愿意教化万民,就算心里有数,陛下心疼钱,国库资金有限,谁也不敢说出来,这话能说吗?

不怕虎头铡伺候?

至于高座之上的皇帝陛下,此时也不好说什么,沈三问给他带了个高帽子,说她是圣君,难道她还要给自己反驳一句,不,我不是?

教化万民自然是有用的,至少懂事的人多了,办事就方便,可是钱从那里来?

一家农户要培养一个读书人,至少要三辈人的积蓄,还得没有天灾,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同室操戈,这也太难了吧。武则天一下子觉得她之前的志向,让天下人吃饱饭,有些小了,让天下人读上书,这是何等的宏愿?都快赶上玄奘大师那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了。

想到这里,武则天突然也想试一试。有生之年,若是能让万民识字,读上书,这才是超越汉武帝的武功、唐太宗的文治的千古伟业啊!

沈三问看着台上发愣的皇帝,以为是话说的不够圆满,于是补充一句,“陛下为了天下万民能够吃饭,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几天几夜批阅奏折,体察各地民情。为了让天下万民读上书,就算自己节衣缩食,那也是不在意的。

有了这等圣君,我们怎可不努力奋斗,教化万民,让苍生沐浴在陛下的圣光之下。”

群臣不好意思再鸦雀无声,这话说的真漂亮,他们也捧捧场吧。

于是殿上又跪到了一片,“陛下圣明,千古明君,臣等拜服。”

武则天止了止之前的心思,哎呦,这也太难了吧,节衣缩食怕也不能够,工钱恐怕都不够发了,“平身。”

皇帝陛下很想走进沈三问,在他耳朵旁边咆哮,钱,从哪里来啊!!!

于是,武则天也加了句,“诸位爱卿皆有济世救民之心,自当为此尽全部的心力。”

什么心力?众人的心一沉,陛下节衣缩食,那他们?是不是得主动放弃工资什么的,福利什么的。

怎么这么愁人呢。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于是,又有人进言,“臣以为驸马此言有待商榷,虽然陛下有爱民如子之心,但儒教也并非所有道理多适合治国。太过崇尚礼仪,对国家不见得有益,比如大周与吐蕃,文成公主入吐蕃,吐蕃得以学会织布、种植、铸器,可他们却将铸成的最锋利的宝剑对准了大周。

再说与之前的突厥之间,大周待之以仁,助其报世族血仇,外退强敌,内安政乱,其报之以怨。

这都是铁证。

老子之说,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每个人都生活的富足祥和宁静满足,交往不交往都能自得其乐,这才是治世之学。

若是学文,难免有各种分歧。比如断句,便出现了武尚书、沈驸马、张大人三种不同的断句之法,这就是分歧,有分歧就会打破这种宁静满足的状态,人民的交往得到的就不再是快乐,而是痛苦了。”

沈三问一惊,这个对手段位有点高。

,无弹窗请。

手机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