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皇帝就是佛陀,佛陀高于皇帝。
最为昌盛时期的佛门,可是凭着一己之力来挑战道门、儒门、皇族和不知多少大小宗门的存在。
道门,自创立起始,便一直是最顶级的宗门。
或者说,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宗门,而是一种道统。
上古人皇的八卦阴阳之术,相传也是道门的路子。
简单来说,道门的存在并不是想传教,而是因为追寻“道”这一目标而纠集起来的宗门。
不过道这个东西,实在太过玄奥,毕竟天道不过是“道”中的一部分。
也幸好,远古道门讲究的是探索和追求,自然就没有所谓的统治力。
而在天道崩碎以后,道门又讲究清净自然,道法归一。
这就更谈不上领导力和吸引信徒了。
所以,即使道门从古至今一直是神衍大陆绝不掉出前三的宗门,但在所有宗派里面,道门的脾气是最好的,只要不涉及他们的道统和所谓的“道途”,基本就很难惹到他们。
佛门当初传教进各洲,连带着蛮洲那种荒蛮原始的地方都去建立了寺庙,不知抢了多少宗教的信徒,又不知绝了多少神祇的苗裔。
要不是道家不讲神祇、不讲尊位,佛门敢这么明火执仗?
当初道门要是在佛门刚传教的时候稍稍动动手,佛门基本就是个挨打的命。
等到后来佛门兴盛起来了,佛尊菩萨罗汉等比比皆是的时候,腰杆子硬了也就不在乎道门了。
毕竟没吃过人的庞然巨物,谁也不会怕。
更何况,后来的佛门也是庞然巨物,还不知道吃了多少人。
至于与儒门为敌呢,那就涉及核心了。
毕竟儒家讲究的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就是说儒家不会承认有神啊怪啊,讲得乃是修身、修德、修行。
这不就是和绝大多数宗教撞上了嘛。
从西外之地传来的佛门,本就是以佛祖为尊,还有着完整的阶级神阶的宗教,儒家倒好,一棍子把所有神说都打死了,佛门势弱的时候不惹你,人家强大了可不要找你死磕么。
不过说到底,儒家昌盛起来其实也没多久。
想当初,儒家初圣,不过是一个落魄的先生,带着一众弟子四处游学,也没多少人看得上他,别说发展宗门了。
等到一日间,身、行、言、德、功圆满之后,立成圣位,言出法随,教化世间,世人这才直到有儒家这么一说。
初圣之后还有亚圣,亚圣之后,儒家便再无人成就圣位。
儒家仅有的两位圣人功,竟都是在儒家成为神衍大陆前三宗门之前的事情!
儒门昌盛,和后来儒家的核心思想的改变不无关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说起来呢倒是没什么错,若是真的能做到,想必成就圣位也是不难。
但关键就是,绝大多数儒门修炼士,只记得后边两个。
一心出头的儒生要成就圣位简直是痴心妄想!
渐渐的,儒门就成了辅佐君王配合统治的存在,大能倒出了好些,保证了他们的竞争力,但是也从未再有破碎虚空的传说。
自此,佛道儒三家稳稳占据神衍大陆前三。
道家在遇到另外两家的情况下,往往不会过于顶真,这就是为何此次泰山演武密宗弟子出手之后鲁国五名道家修炼士收手的缘故。
即便是佛门那么多高手无故失踪,道家其实也相差不大,最顶层的那几位,要么破碎虚空,要么也干脆不知所踪,加上三家谁都奈何不了谁,道家往往是第一个退让的。
而儒家倒是一般不会想让,但是此次混战场,根本就没有正统儒家修炼士参与!
毕竟儒家能修行到一定地步的,要么是辅佐君王有爵位在身,要么干脆致力于教化,不沾俗务,所以泰山演武的混战场,乃是极少见到儒门弟子,即便见到了,怕也不是儒门正宗。
恰恰,本该横行无忌的佛门,竟是在混战场里吃了个大亏,关键是,这个亏还不一定立马就能找回场子。
密宗本就是在争夺武洲、胜洲、齐洲这三个最为繁荣也最为强盛的洲中失败的佛门支脉,输给了黄宗之后,密宗只能在贫瘠荒蛮之地传教,此次吃亏必然是要算在密宗头上。
但关键是密宗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要找回场子,还得过多宝阁这一关。
别看多宝阁是个商行,但是可是神衍大陆四大商行之一,密宗传教之地大多化外,靠的就是商行在运输补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跟多宝阁对上,哪怕只是在武洲对上多宝阁,密宗以后的日子怕是都不好过。
但显然,正在场中唯一清醒的密宗弟子并不这么想,因为在他眼里,大天魔尊虚影只要没消失,便有着无限可能。
这便是佛门弟子的局限性了。
一入佛门,先给你设立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佛尊。
再厉害肯定不会超过佛祖去,哪怕是佛尊,都是无上的顶端。
那在佛门弟子的心里,自然是有了敬畏,可是,这也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佛门终究不是无敌的,无论是佛祖佛尊还是菩萨罗汉,都是有着对手的,要不然佛门早就一统九洲,建立无上佛国了,哪里至于连在齐洲想占一小块地方建个佛国都没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