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关于大明星老婆是多重人格这件事>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进的梁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进的梁竞(2 / 2)

当然,不排除有领悟力超强的天才,但基于普通人的前提,大家还是扎扎实实看电影为先。阅片的累积可以引起质变。当你有一天想起土耳其电影突然发现自己脑袋一片空白,或者说起默片黑白电影你却毫无储备的时候,就赶紧去增加你的电影档案库吧。

陈安隅觉得,譬如电影要选择去看,要看各种各样的电影,要看伟大导演的电影,也要看伟大导演说曾经影响过他的电影,当然,适当看一些“烂”片,也能让你对优劣好坏有更明确的体验和态度!

再来你必须有很好的电影知识筹备。你需要意识到,意见并不能等于评论,也不能等于知识。任何一个普通的影迷都可以有自己意见,我喜欢还是不喜欢,好看还是不好看。但如果是一名专业的电影评论人,没有电影史、电影学的概念,你其实很难把自己的想法转换为可信服的概念去分析它。

所以在谈到如何去系统学习电影的时候,陈安隅觉得主要分为了自学和课程两个部分。

1自学

像之前提到的,电影有那么一点儿复杂,它毕竟是一种多重媒体。里面包含了声音、影像、剧作故事等多类型杂糅,可见你基本上要把很多艺术类型都整合在一起。

我们是否可以这么拆解,如果你的构图审美知识增加,那你的电影知识也会提升。如果你对剧作技巧信手拈来,那同样也可以对应在你的电影知识里。所以从理论上说,你似乎需要去掌握多种艺术形式,才能更好去掌握电影。如果你是抱着自学的心去更系统了解电影知识,那首先一定就是要翻开书本,真正成为电影的入门者。

当然,除了这些,其实只要能够做到大量阅片+大量+大量练习,成为一名合格的影评人并不是一件难事!

总而言之,陈安隅在这里可以说一句,当你看完《小时代》不会只知道开口大骂,而是能从视听语言、剧作结构等电影理论进行分析,实打实以知识为武器对脑残粉进行学术型反击的时候;当你看完《头号玩家》不会只知道说“很帅很炫”,而是对它的影视特效导演手法分析得头头是道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再是一名只懂表达自己态度的门外汉了。

陈安隅显然也没想到的就是梁竞学习吸收的挺快,至少是很快就总结了他想要的情况。

第一点多看。为什么要多看,因为看的越多,接触到的风格越多,类型越多,经典的作品越多,对“好”才能慢慢形成概念。

有些片子,你刚开始看可能会看不懂,或者觉得无聊,但是也要尽量看下去,看完之后,可以想想,为什么自己觉得不好看,因为看不懂?因为不喜欢某个演员?因为觉得剧情节奏慢?还是因为什么其他的,而不是妄下定论,或者人云亦云。

但是电影太多太多了,怎么去多看,简单的方法可以去按着评分高分去找片子,复杂一点的可以按着国家地区,风格类型,导演,演员,时间年份,等等,通过一定的维度去多看各种类型的优秀,电影,甚至是一些并不是公认的优秀电影。

然后第二点是多体会。读万卷书行走里路,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高中生是很难看懂家国情怀的电影,一个都市生活的富家子弟,很难体会乡村题材的疾苦,这是很正常的。

曾经因为类似这样的问题,陈安隅是和一个朋友交流甚至争论过,对方说他看的电影都太阴暗,陈安隅那时候是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影子,很多事情不是你看不到就不会发生,电影是帮助我了解世界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尤其是纪录片。

陈安隅个人其实就非常喜欢纪录偏。

那么多体会的意思就是,要多多的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息怒哀乐,去感受电影里的内容,不同的人看同一个片子,会有不同的体会。

电影的好与坏,没有标准,能够触动你的片子就是好片子。

第三点就是多学习了。如果是爱好者,不需要很专业的导演,编剧,摄影的学习,但是应该对专业术语,技法的表现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举个简单的例子,喜欢看球的球迷,未必都是踢球好手,但是最起码要知道足球比赛的规则和一些大概的球星的情况。

喜欢听音乐的人未必都会演奏乐器或者唱歌很好,但最起码要知道大概的音乐风格,乐器的声音表现。

如果不做基本学习,那么很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我觉得很好,但也说不清为什么好,只是因为我喜欢。

当然陈安隅觉得这也是没问题的,因为艺术欣赏本身就是很个人的事情。但是陈安隅觉得梁竞不同,他是要深入了解一门艺术的,和常年的培养自己的兴趣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所以基础学习很重要。

比如说,长镜头,那么需要看一些经典的有长镜头的电影,比如说演技,可以多去看一些优秀演员的桥段,比如编剧类型,可以多去针对性的找一些电影来对比着书中或者百度中的内容进行对照,有目的去看。

第四点,多涉猎资料。由于有时候会发现想学一些东西无从下手,在此做一些建议。

可以购买一些专业性的电影赏析类的书籍学习。

可以多看一些电影人的访谈,参加影展活动。

可以多一些客观的影评人的文章,或者相对有学术性和文化性的内容。

而关于这点,陈安隅可没想到田根基都有话说了。

“我说梁竞呀,其实提高电影鉴赏水平和提高音乐鉴赏水平道理是一样的,无外乎就是以下几点。

你像音乐是多听,电影是多看:尽可能的多看电影节获奖的作品,因为这个是被很多专业电影人士认可的,可能其中对每个观众来说有些偏差,至少大部分还都是值得一看的好片。

还有你像我们音乐需要充实其他领域的知识,电影同样也需要充实其他领域的知识:世界上所有的艺术都是想通的,如果你能分辨出好的音乐,分辨出优秀的图书电视节目,一样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好的电影。所以尽可能多看书、多听音乐,在其他艺术领域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再者说音乐是学习一门乐器,电影就是学习一门创作元素:提高音乐素养其中有一条就是学习一门乐器。像你是一个专业搞电影的,对电影拍摄的手法技巧都有了解,同样对你欣赏电影有很大帮助。这方面只能是尽可能的去学习一些电影方面的知识啦。”

对此陈安隅倒是笑道:“倒是没想到你小子能有这样的认识呀。”

田根基摆手笑道:“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

关于田根基这句话,其实陈安隅觉得挺有意思的。于是乎也把自己的看法说给了两人知道。

农村老话“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啥意思?但是在农村还能看到猪跑吗?

这个疑问倒是让两人都不禁一愣。

的确我们华夏人普遍都爱吃猪肉,当然了有部分的人是不吃猪肉的,他们吃牛羊肉。这是因为各地的文化信仰不同,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猪肉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物。在以前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吃上一点猪肉,因为以前条件艰苦,一般人家都是吃不起的。在农村里也流传着“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这样的老话。那现在这句话还实用吗?在农村里还能见到猪跑吗?

这是在北方地区流传的一句带有戏谑性质的俗语,其字面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可能没吃过猪肉,但是应该是见过猪的。毕竟在以前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猪肉吃咯。不过,以前养猪的是不少,可吃能吃得起猪肉的是真的不多。换言之其背后的意思是说,虽然事情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却还是有所了解的。那在以前真的有猪满地跑吗?

这个一点不夸张,以前农村里养猪的时候,有些就真的是散养的。当小猪买回来之后,并不会立马就关在猪栏里面去了,一般会在外面放养一段时间。小时候农夫家里养猪,小猪仔买回来了,它们就放在后山上。有时候它们还会跑到家里来,看到我们吃饭了,就一直在身边走来走去,也不怕人,就像是家养的宠物狗一样。而到平时的时候,有些人家里的猪饿极了,也是会“越狱”的,然后就满村子跑。在过年的时候,有些猪也会为了逃命,而一路疯跑的,但是猪再怎么跑,也是逃不过被宰杀的命运。

不过,在今天这句老话已经过时了,应该反过来说了,那就是“吃过猪肉,未必见过猪跑”。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便是在农村里,天天吃肉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但是要想见到猪,真的很难了。在农夫所在的村子里,没有一户人家里养猪了。要想见到猪跑,那就只能去养殖场了,或者是在电视上才能看到了。毕竟在过去养猪是为了卖钱、吃肉和利用猪粪施肥。可是现在农民种地的少了,而且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养猪麻烦还不值钱,所以养猪的是越来越少了。

在以前见到猪感觉很平常,现在见到猪就是很稀奇的事情了。

所以陈安隅觉得小孩子看到猪,就像是去动物园见老虎、大象这些动物一样,都是非常的兴奋的!

那么相对应的,这句说惯了的顺口溜,是不是应当要改变一下呢?

关于这个问题,田根基和梁竞听了是看着陈安隅。

“你小子就是吃饱了闲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