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飞燕呢,她是庶女,生母在她5岁的时候去世,嫡母在3年前去世,但她始终都是庞太师捧在手心里的女儿。
虽然她心里也有缺憾,但她的父亲和姐姐对她都很好,甚至,两个姐夫也是把她当做掌中娇,呵护着长大的。
大约正是这些宠爱,冲淡了她失去生母的忧伤。
都是生母早逝,都是父亲爱护,楚楚和飞燕,都养成了相对娇纵的大小姐脾气。
她们习惯了说话,成日里咋咋呼呼的,没有半点温婉可言,可正因为是这样,反而多了一些纯真和善良。
这是她们的共性,只是,成长环境和见识,到底是不同的,所以,相对于楚楚,小兮反而更欣赏飞燕的个性。
r那么,她们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是处事上的不同
剧中,楚楚和飞燕的出场,都是因为离家出走,从而遇到了包拯。
但她们又是不同的,楚楚功夫不够,轻功却很好,加上她带着些顽劣的个性和熟门熟路到处跑的样子,明显可以看出,离家出走到庐州,肯定不是第一次。
隐逸村是个封闭的村子,环境简单,村子里,都是自家人,大多纯粹朴实,但楚楚性子有些自我,身上自带“痞子气”,有着一抹浓重的市井行为作风。
最明显的一个案例,就是她对包拯和包大娘散播谣言这件事。
按照剧情设定,此时的包拯是个20岁的青年,包拯的娘整日心心念念的,就是让包拯参加考试和找媳妇这两件事。
考试,她帮不上,但找媳妇,她在行。
所以,包拯身边但凡出现了稍微看得过去的女的,包大娘都特别积极,唯独对楚楚,她一直抱着不冷不热的态度。
甚至可以说,她不太喜欢楚楚。
为什么?
没有原因,大约,是来自包大娘身为女人的第六感,又或者,是其他的。
当时,包拯破了高丽太子案之后,成了全民追逐的“偶像”,尤其是那些女人,一个个地都对包拯趋之若鹜。
即便烦恼,但包拯并没有走极端,更没有用什么极端的方式处理。
此时,楚楚回来了,在听了常雨的一番话之后,第二天,她就在整个庐州城散播了关于包拯的谣言。
拿着包拯黑这个事,编撰一些不好的传言:
“大家知不知道,包拯为什么从头到脚都这么黑呀?”“不是天生的吗?”
“当然不是天生的啦,是因为他好几年都不洗一次澡,所以那些脏东西,那些污垢就积在他的毛孔里面积啊,积的满身都是,所以啊,他就像现在这么黑啦……”
试想想,有个人拿着你的缺点,编了个故事,在外面大肆宣扬,毁坏你的名声,换做是你,你会高兴吗?
包拯很黑,这谁都知道,他也习惯了别人拿他黑这个事取笑他,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接受自己的朋友这么讥讽他。
“你这是在帮我吗?你这是在中伤我。”
“我真的是在帮你啊……你要是真不高兴,好啊,那我去向每个女孩子解释,告诉她们,是我多管闲事,好心遭雷劈,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帮朋友强出头。”
瞅瞅包拯这个当事人,虽然看着他总是一副跟别人不在条线上,总有些超然的感觉,但对于个人的名声,他是在乎的。
可楚楚这时候在做什么?她自以为对包拯好,茶里茶气的说着一些赌气的话。
如果说,她这是在帮包拯解决他被追逐的困境,能给予一定的理解,但小兮是真没法理解,她在散播谣言的时候,带上了包大娘的做法。
包大娘救过她,治过她,结果,楚楚给她的回报,却是诋毁她的名声,
“还有啊……他娘要帮官府验尸体,然后呢,他们家把尸体摆在家里好几天,搞得满屋子是又腥又臭的,恶心死了,最恶心的就是,因为怕那些尸体腐烂,所以要摆在通风的地方,你们知道摆在哪儿了吗?就摆在他们家的那个厅堂里面,他们母子俩就对着那个尸体在吃饭……。”
“对了,还有啊,最恐怖的就是他娘,要用包拯身上的污垢,做出来的药丸送给人家吃,太恶心了……”
造谣一张嘴,但她却没想过,这些谣言到底有多可怕。表面上看,她确实解决了包拯的麻烦,但这种擅做主张,以自毁的方式解决包拯的麻烦,很难让人认同。
甚至,她的出发点,其实并不纯粹。
反看庞飞燕,她对人对事,其实就坦荡许多。
她的生活里,大约是因为身份地位极高,所以总是大大方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背后去搞一些小动作。
例如,宋仁宗想让她点评欣赏他的画作,结果,庞飞燕的姐姐在一边陪同提醒,可庞飞燕压根没把宋仁宗当皇帝,只是以平等的姿态,去评价一个朋友的画作。
得出的结论,是只值一两,不是什么上乘的作品,正常人,大约会恭维一下,但庞飞燕却直接就说了,完全没顾忌两个人的身份,更不搭理姐姐在旁边的提醒和着急。
实话实说和对作品的欣赏眼光,跟包拯出乎意料的一致。
然后是两人格局上的不同。
看剧的时候,其实我们很容易看出来,她们俩都属于对案件有“提示”作用的人设。
楚楚是以日常对话提醒,在不经意中,提示了包拯,而飞燕则是在“有理有据”的案情分析中,帮包拯排除掉一些疑惑的东西。
之所以会有这个区别,得从她们的见识去说。
隐逸村封闭,落后,所有人避世而居,没什么休闲娱乐,更遑论让楚楚去见识什么,围绕在她身边,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上的经验。
而飞燕却是在富贵生活中长大,属于高门大户,有权有闲的权贵大小姐那种。
她平日里见识到的东西,是楚楚一辈子都看不到,接触不来的,比如说,常年在皇宫中行走。
而且,在包拯参加科考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了繁华,也是别的地方没法比的,明明是小小的一件事,京城也能快速地流传开来,以“”的形式。
不仅每三年会有无数全国的学子往这里聚拢,更有无数的逸闻轶事透过学子,走夫贩卒,走南闯北的商贩,流入京城。
他们,简直就是活脱脱的“故事汇”的源头,到了这里那些故事被写成例如“某某二三事”一类的,戏曲,剧目,故事,就这么传下去。
加上飞燕这个人,好奇心强,什么都觉得好玩,不是那种在屋子里坐得住的人物。
这些故事,明显对了她的口味,所以她才能在后续遇到包拯一行人以后,对于案子的推理和假设,说的“有理有据”,才能对于那种案子的回顾分析,“张嘴就来”。
光从这一点的见识上,就是楚楚没法比的。
大约也正是这种格局的不同,还有高门大户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让飞燕对人对事,更加的通透和坦然。
例如,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现的很淡薄。
这一点,在展昭的师父衍悔大师去世后,她没心没肺的样子就能看得出来,当然,这种对人的淡薄,也是有例外的,例如,她对自己母亲的去世,就耿耿于怀。
又例如,她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追求,也是不同的。
普通人对很多事,总要争个高低,论下成败,但她却觉得这种事情,很多余。
例如大家推测龙千山躲在知返林里,苦练武功,暌违10年回来复仇,她提出的想法,就很独特。
大概的意思是:这十年拿来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不好吗?整整10年,可以吃到多少好吃的,见到多少好玩的啊。
别人都在执着输赢,追求名利,庞飞燕要的,却是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自由自在。
很多东西,别人很在意,可于她而言,则全是身外之物,不值一提。
表面上看,我们总觉得,楚楚和飞燕两个人都是咋咋呼呼的角色。
一个前期咋呼,一个后期吵闹,甚至有人觉得,飞燕的角色更让人不喜。
但其实,她们的吵闹,也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而她们所诠释的人设,也不一样,也许小兮看东西的角度确实清奇,但不可否认,其实是可以这么看的。
庞飞燕是富贵窝里出来的孩子,楚楚是世外桃源出来的孩子,她们的眼界,见识,格局,行为处事,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
只是很多人没往这方面想,觉得无法接受两个人这么大的差异而已。
角度确实清奇,但不可否认,其实是可以这么看的。
庞飞燕是富贵窝里出来的孩子,楚楚是世外桃源出来的孩子,她们的眼界,见识,格局,行为处事,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
只是很多人没往这方面想,觉得无法接受两个人这么大的差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