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替补一方还可以凭借中场人数多的优势,与主力一方周旋,甚至有时候的反击还颇具威胁。替补一方尤其到了下半场,趁着主力一方体力下降的时候,经常会利用反击攻入主力一方几个进球。
但是随着主力一方人员的固定,他们在主教练安吉的指导下,技战术的理解能力逐渐加强,再加上相互间的配合日趋熟练,替补一方现在已经很难再讨到什么便宜了。
巴蒂斯塔上场后就站在中场附近寻找着反击的机会,但是可悲的是主力一方根本不给替补一方任何反击机会。
主力一方在吉野康夫的带领下,对替补一方的球门,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但面对替补球员的密集防守,他们始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破解密集防守一直是世界足坛长久以来的难题。一般的球队往往采用的是将阵型回收,通过阵型回收来,诱使对方压出来进攻,然后在自己禁区前再展开逼抢,再打防守反击。
还有的是利用高中锋战术,换上高中锋之后,球队坚决打边路,拉开宽度下底传中,高中锋则在门前抢点,利用头球攻门或是争抢下第一点,分球给队友攻门。再有就是有机会就加强在禁区前远射。此外定位球和球星的个人发挥也很重要。这些都是传统应对密集防守的策略
现代足球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战术上的变化,例如刚开始球队以中路进攻为主,然后突然改打两翼进攻,在对方防守出现混乱的瞬间,寻找破门机会或是在对方前场进行紧逼,使对方在后场失误,但这种方法非常消耗本方体力。一旦自己球员出现失误,自己的后场防守就会被对手找到漏洞。例如中国队就经常被比自己实力弱的对手打反击,最终导致输球,所以这种战术,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中场球员坐阵,那么一定要慎用。
总之,对付密集防守,一定要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球队要有能抢点和把握机会的前锋和定位球高手,争取做到一击致命。
以上都是破解密集防守的战术理论。但现实比赛中,实力较弱的球队如果赛前就制定了防守的战术策略,一般就不会轻易压出,哪怕强队主动将自己的阵型回收,也很难诱使对方上当。
现在作为主力一方前锋的吉野康夫,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七,身体又比较瘦弱。站在替补一方高大、强壮的后卫面前,根本抢不到头球,这样一来吉野康夫在禁区里完全没有了优势。
吉野康夫索性利用球出边线的机会,主动和一名身材高大的前腰互换了位置。吉野康夫还对那名球员耳语了几句,告诉对方应该怎么进攻。
助理教练哨声吹响后,重新开球。由替补球员掷边线球,拉斐尔双手举着足球,发现就巴蒂斯塔一个人处在中圈附近,想也没想直接大力将球抛给了他。
朴载钜原本就站在巴蒂斯塔的身边,他根本没想到拉斐尔会将足球抛给巴蒂斯塔,所以在巴蒂斯塔得到足球的那一刻,稍微迟疑了一下。
巴蒂斯塔趁着这个机会,带球向对方球门跑去。他带球的速度并不快,甚至跑动的时候有点摇摇晃晃的意思。
在巴蒂斯塔面前只有一名防守队员了,对方并没有急于对巴蒂斯塔做出铲球动作,而是封住巴蒂斯塔射门的角度,一边后退,一边寻找巴蒂斯塔的漏洞。
在防守球员看来,巴蒂斯塔再跑上二十多米的话,一定会体力不支的,到时自己一个漂亮的抢断,就会化解巴蒂斯塔的进攻。
突然巴蒂斯塔一个踉跄,眼看就要倒地。那名防守球员,立刻扑了上来。但他没想到的是,巴蒂斯塔的双脚后脚跟夹住足球,借身体前倾的力量,将足球甩过他的头顶,然后杀入了禁区。
对方守门员见势不好,立刻飞身扑向巴蒂斯塔脚下球。在守门员倒下的一刻,他见足球已经从他头上越过飞向了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