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社会文学>荣飞的梦幻人生> 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三二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三二节(1 / 2)

 第四卷今夕何夕第三二节

王村的老舅突然去世,报孝的将丧信送到了甜井巷,安之贵接了消息,打电话给长子,荣飞便回家接了父亲一同到王村吊唁老人。

实际上八十年代中期老舅的历史问题就得出结论了,虽然不是什么抗日功臣,但是也不再是国民党的残渣余孽。再往后,老舅还成为了统战对象,做过对台广播——他有不少的同学在海峡对面。或许是因奶奶的缘故,荣飞很在意这位亲人,总是隔一段时间去王村看看老人,老人身边的人没有几个了解建国前的历史,更不要说缅甸远征军了。除掉荣飞没人跟他谈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老人将这个重外甥当成了知己,竟然按照荣飞的要求写起了什么回忆录,书名都取好了,叫《缅甸的回忆》,他对五军败走野人山一段尤为记忆深刻,曾对荣飞说每当大雨的夜晚,雨滴敲打数叶的声音会让他惊心失眠,感觉到自己仍身处溃退的路上——至他去世,那部手写的回忆录也没有完稿,但大部分章节荣飞已经读过,曾许诺老人在书定稿后由他来负责这本以一个军部日文翻译的目光看到的那段血火历史。

只能算残稿了。

和奶奶一样,老舅也是在睡眠中突然过世的。

荣之英及荣逸荣杰随后都来了。对于荣飞是老舅,但对于荣之贵兄弟就是母舅了,按照传统的礼法,荣氏兄弟是必须戴孝守灵的。但二人年纪都大了,在灵前磕了几个头,便由王氏的晚辈子弟扶着回了屋子休息。

荣之贵和表弟王志刚的关系一直没有彻底和好,只维持了表面的和睦。碍着荣飞的面子,王志刚还是表现出对表兄足够的尊重,将父亲猝然去世的情景讲了,让人感到倒像是十年前荣飞祖母的事情重复发生了。

还是按照村里的老礼走,院子里正在搭灵棚,忙碌的都是村里的人。王村这些年虽然比不上彻底城市化的傅家堡,但变化也极大,王志刚辞去公职后办了铁厂和铸造厂,规模大不,也挣了点钱。厂子得到过荣飞个人的资助,算无息借款,不算入股。那些钱也按期还上了。为此王志刚与荣飞的关系比两位表兄近的多。后来联投一日千里,就更是另一番情况了。

“表叔,我来之前跟市里说了声,老舅是于国有功的军人,政府应当有所表示。他老人家挺在意这个。老舅曾跟我说,他想在墓碑上刻上抗日老兵四个字,最好遂了老人的意。”荣飞对已经对儿子交权退休在家的王志刚说。

“就不要麻烦政府了吧?”王志刚有些犹豫,“墓碑的事倒是可以,反正我父亲那段历史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曾经感到耻辱,好在历史慢慢在还原应有的轨道,无论党派,凡是为国征战的军人都应当得到国民的尊敬。

“还有,老舅的那部书稿,是不是可以交给我?”

“这个当然。”书稿的由来王志刚是知道的,当即命儿子取了包在一起的书稿交给荣飞,荣飞郑重接过,交给跟着自己来的孟新,“带去我办公室。我找人整理,就作为残稿出版了。我想会有人喜欢这本书的。”

老舅文才不错,写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颇有可读性,特别是对杜军长,戴师长等名人的回忆,以一个下级军官的眼光看和写,非常有史料价值。

既然荣飞打了电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德江亲自到王村吊唁老人,跟着他的还有市政协的一个副主席,市长出动,媒体自然跟进,面子是够大了。王志刚心里清楚,这都是荣飞的面子,但他还是很高兴,《北阳晚报》表示要免费刊登一则消息,要有老人的简历,这样又忙乱了一阵,简历由那位记者起草,荣飞亲自把了关,尤其强调了那段曾给老人带来苦难的远征军从军的历史,字数限定在300字,文白相杂。

时间关系,就着条件,赶了一桌还算丰盛的菜出来。荣飞邀请,李德江和丰副主席也就没有客气。

和市长同席的机会难得,王志刚的儿子王慕飞乖巧,乘机将企业的情况向李德江做了汇报。

“诺,搞企业的高手就在这儿,你学到你表哥三成本事,你的企业就了不起了。”李德江笑道。

“哪敢有此奢望。能有飞哥一成本事就满足了。”

“哈哈,你的厂子不错。我听说过的。”李德江应付道。

酒只是随意,尽管荣飞老舅高龄善终,毕竟是丧事。饭后,李德江一面用牙签剔着牙,将荣飞拽到了院子里。

“橄榄金项目,就是冯村那几栋被慕副总理讥笑的烂尾楼,有人准备接了。”

“哦,那是好事。”

“秦景天跟孔祥荣打了招呼,要他牵头梳理遗留问题,昨天老孔跟我说了秦的要求,当初你真应该接了的。”

“我对那个没兴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