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一众官员恭立在殿中。乾隆坐在宽大的龙椅上,一双龙目扫视着殿下群臣,目光游离间,威仪凌然。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有本奏来,无本退朝!”常公公在一边高唱,打破了殿中的沉寂。
“臣有本讫奏!”出列的是军机大臣董诰。
“董爱卿,何事乞奏!”乾隆目光如炬,扫向一脸方正的董诰。
“启禀圣上,今早接到急报,缅甸孟良土司犯我滇边,已然过了木邦,到了滇中。现任云南提督刘藻自知失职,已畏罪自杀。恳请圣上尽快发兵,平定滇边之乱。”董诰呈上奏本后,俯身上言,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原本鸦雀无声的殿中,顿时起了细议之声。
“好一个孟良土司,欺我堂堂大清无人!”乾隆看罢奏本,一脸怒容,震得金銮殿都为之瑟瑟,“众爱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皇上息怒,臣以为缅甸不过弹丸之地,进犯我大清也不过是以卵击石。只消派个能谋善断的人去指挥应战,便可踏平缅甸小国。”出列的是兵部侍郎苏凌阿。
苏凌阿此人,生得仪表不凡,却是胸无点墨。认识和珅之前,不过是个小小的言官。乃是靠着巴结和珅,才有了今天的在朝中的地位和殊荣。和珅为了培植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也乐得待见他这种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小人。两人沆瀣一气,搅乱朝政,也是常有之事。
原工部尚书阿里衮阿桂,几次三番想弹劾和珅。但和珅为人狡诈,老实巴交的阿桂岂会是他的对手。和珅在乾隆面前一个劲地夸阿桂能干,把阿桂吹得天花乱坠,这京城外边一有个什么事儿,他就私底下建议乾隆让阿桂去办。什么黄河水患,灾民暴动,天理教作乱……凡事须劳神伤精的事儿,直说得非阿桂不可为止!乾隆对和珅一向信赖有嘉,何况每次阿桂都是不辱使命。这不,近几年又被派做副将军,同傅恒一起,去征大小金川了,看来短时间内是回不来的。当然,阿桂不在的时候,和珅自是高枕无忧。
“那依爱卿所言,派谁去合适呢?”乾隆也算爱屋及乌,对苏凌阿青眼有加,是以态度没有先前那般激烈。
苏凌阿察言观色的能力也是不若,见皇上声线缓和了下来,连忙正色道,“依微臣之见,大学士杨大人颇具韬略,前时会闻杨大人大谈行军之道,令微臣受益颇丰。是以此次若是杨大人前往,想来定能马到功成!”
一旁的杨应琚早已吓得双股战战,想来定是那次在朝议前,自己对苏凌阿投去的那抹蔑笑惹恼了这厮,只是没想到他的报复来得这么快这么狠。若是这次得胜归来,那是理所当然。要是吃了败仗,恐怕自己丢了性命还是小事,若是累及家人,怎么对得起杨家的列祖列宗啊!
杨应琚这样一想,刚想出列辩解,就被身后的礼部侍郎李时升拉了一把。他连忙会意过来,若是现在出庭辩解,定会触犯龙颜,到时候后果就更难料了。杨应琚心下不禁为自己的莽撞,捏了一把汗。
“好!对苏凌阿的举荐,众爱卿可有异议?”皇上威严的声音回荡在殿中,殿中无人敢应。
对于和珅及苏凌阿的提议,能官们向来抱持持沉默态度,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若是真有人站出来了,定也是和珅同党,抱持的自是肯定态度。因着和珅嫉妒的往往是些能臣,所以碰到脏活,累活,和珅集团的举荐,就往往是些与他们有过节的能臣干将。由于能干,所以出去后俱能不辱使命。因此乾隆对和珅的识人之能颇加赞赏。当然,若是碰到什么肥缺,举荐的自是集团中人。
满朝文武再怎么刚正不阿,也很少跟和珅明着作对,包括纪昀和刘墉在内。纪昀在编四库全书,不理政事。刘墉更是深谙“难得糊涂”之妙,能不说的就不说,能不做的就不做,能不懂的就不懂。因为眼前就有个阿桂做了前车之鉴,再不识时务,将以何有为啊?忍,乃为官至道也!
“启禀皇上,臣李时升愿随杨大人一同前往,请皇上恩准!”礼部侍郎李时升突然出列请求出战,这让一众官员大吃一惊。虽都知两人私交不浅,可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尽往自己身上拦的,这年头这样的人已经不多见了。因此对这李时升多出几分敬佩来。
“好!既然众爱卿俱无异议,李卿家又愿意请战,那便传朕旨意:任大学士杨应琚为云南都督,礼部侍郎李时升为新任云南巡抚,领兵六万,速去滇边督战。剿灭缅军,安抚时局。”乾隆一令方成,杨应琚和李时升连忙出列领旨,高呼万岁。
养心殿中,乾隆一身便服,正在批阅奏章。永琰躬身进来,“永琰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起来吧!永琰,你怎么来啦?”皇上抬头看向一旁躬身立着的永琰,一脸淡笑。
“回皇阿玛,儿臣想去苗疆,为平定苗民叛乱出一份力!请皇阿玛答应儿臣的请求!”永琰俯身请道。
“哈哈哈,好!难得你有这份心!那你就去趟苗疆,跟着和琳历练一番,也是好事!”乾隆一脸高兴的模样,甚是欣赏地看着永琰。
“皇阿玛,儿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皇阿玛答应。”永琰听闻乾隆答应了自己的第一个要求,仍是躬身不起。
“哦?!你还有什么请求,说来听听!”乾隆眯起眼,微笑地看着永琰。
永琰再接再厉,“儿臣想请皇阿玛答应福康安跟儿臣一道去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