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进军内地影院是从1994年华纳发行的《亡命天涯》开始。
但是直到2009年,中国银幕数达到5000块之前(中国总票房从2009年开始起跳,2008年总票房38亿,2009年达到60亿,2010年直接突破100亿,之后每年以30—40亿的速度增长),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在中国市场投入的精力都有限的很。
相反,几位好莱坞独立制片人来到中国独自摸爬滚打,倒是奉献了一些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Peter—Loehr,中文名罗异。
2006年其成为了好莱坞著名经纪公司CAA中国分公司的总经理。
罗异出生于美国,大学读的是国际政治,毕业后为了还大学贷款,选择了一家待遇优厚的律师事务所,又因为会日语,被分配到日本分公司工作。
然后阴差阳错加盟了日本最大的娱乐公司Amuse事务所(beyond日本经纪公司)做电视制作和艺人管理,接着又被派往湾湾分公司,认识了滚石唱片的老板。
期间,他还认识了张元和王小帅,对中国电影充满好奇。
最后在滚石的支持下前往内地发展,促成滚石与西影厂合资了艺玛公司,其创业作就是张扬的《爱情麻辣烫》,投资300万。
拍完,拎着拷贝在七个星期里做火车跑了28个有电影院的城市,与当地发行单位的领导喝下几轮酒,再放片给他们看。
最终,只有三座城市愿意接片——京城、上.海、成.都。
靠着三个城市的大热,连映12个月,《爱情麻辣烫》撸下了3000万票房,与它300万的成本相比,可以说是一个比《疯狂的石头》还疯狂的奇迹。
接着罗异又制作了《美丽新世界》《洗澡》《走到底》《向日葵》《阿查之舞》《玉战士》等电影,虽然票房不复《爱情麻辣烫》的辉煌,但却在国际上拿奖,凭海外版权挣了不少钱。
应该说全世界对中国这个四大文明古国还是充满好奇的,但当时的媒体环境并不足以让海外观众了解中国的年轻人都在干什么,所以中国制作的电影就成了一个很好的窗口,比如《爱情麻辣烫》和《洗澡》在日本就大受欢迎。
这也是第六代导演被人诟病的原因。
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电影构成了当时全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脏、乱、差。
除了罗异,还有一位也不能不提,就是索尼哥伦比亚亚洲制作公司总经理——芭芭拉(Barbara)。
在1980年代末期,芭芭拉来到湾湾,为一家叫做Era—International(世纪国际)的台湾电影公司工作,负责发行迪士尼、哥伦比亚和米高梅的电影录像带。
期间,认识了张一谋,帮忙发行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活着》。
1998年,芭芭拉成为索尼哥伦比亚亚洲制作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发行和投资电影,直到今天。
在芭芭拉的发行推广之下,2000年,张一谋的《我的父亲母亲》获得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而《一个都不能少》则获得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接着,哥伦比亚与华谊建立了合作关系,可以说是芭芭拉手把手教会了华谊怎样制作和发行电影,取消包片制度,制作详尽的预算表,不能“超期”,怎样当好一个制作人等等。
而与熊猫国际取得联系的正是这位芭芭拉。
她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读写也是杠杠的。
两人相约12月18日飞往美国西海岸——洛杉矶。
航班上。
“唐生,在写剧本吗?”芭芭拉女士递过一杯果汁,看着正在笔记本键盘上敲打的唐梦华。
“对啊,初次见面,总得带一份见面礼吧!”唐梦华点头,他本来是想把《功夫梦》抄出来的。
《功夫梦》2010年上映,投资2500万,北美票房1.6亿,全球票房3.5亿美金,收益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