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弄潮> 第一节 主旋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节 主旋律(1 / 2)

 把德国人送上飞机之后赵国栋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

德国人的敬业精神让陪同德国人一起来的翻译都是叹为观止,尼欧迪除尘设备有限公司驻上海代表处的两名德国人带着一名翻译和两名工作人员在宁陵一扎就是五天,从临港工业区的地理位置以及宁陵港码头吞吐能力到临港工业区地价以及道路交通设施,从宁陵税收优惠政策和工业基础条件,从金马河梯级电站电力保障能力到政斧行政效能和社会治安状况,都一一作了超乎寻常的细致考察。

比起上一次德国企业代表们和尼欧迪公司上次高管们的考察,这一次的考察无疑就要细致十倍,要求宁陵方面准备的各种资料数据细致详实到了苛刻的地步,以至于西江区一帮干部们凑在一起时都忍不住嘀咕这帮德国人究竟是要把尼欧迪除尘设备公司总部搬到宁陵还是只在宁陵设一个制造基地。

德国人心目中并没有春节概念并不代表宁陵人没有春节概念,但是一切服从大局,连赵国栋和曾令淳加上霍云达三人这一个星期几乎就是围绕着德国人的指挥棒在旋转,一切工作让路于这次考察,从德国人饮食中啤酒品牌安排到考察的项目、线路内容,汇报汇总的各种数据材料,都是三人联审之后在正式送交德国方面,堪称西江区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接待。

好在德国人对于生活上的要求并不高,反倒是那个娘娘腔一般的翻译有些令人讨厌,两个本来就是土生土长中国人却要冒充二鬼子一般的代表处工作人员也是拿捏着架子,让赵国栋很是不爽,不过不爽归不爽,赵国栋和曾令淳都还是以超强忍耐力应对这一切,直到把德国人送上飞机。

德国人相当满意,并非源于宁陵方面的高规格接待,而是因为西江区先前所作的精心准备,各种所需求的资料数据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来,而且实地考察的情况也映证了西江方面提供的情况完全属实,并没有半点出入,在这一点上赵国栋专门叮咛务求准确真实,不得虚报隐瞒,哪怕有些地方有些不尽人意和瑕疵之处,那也要如实反映出来,正是这一点赢得了德国人的尊重。

这两个在上海代表处的德国人在中国也生活了好几年,也曾经在几个城市进行过商务考察,对于国内政斧机构作风存在的痼疾也是知之甚详,尤其是还有两个国内工作人员的配合,所以在考察了解时也是十分严格细致,甚至有些刁难的味道在其中。

但是西江方面的表现很出他们意料之外,虽然也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至少当地政斧的态度十分坦率而热情,并没有刻意隐瞒一些原本他们认为可能要弄虚作假的细节,这赢得了德国人的相当好感和尊重,在他们看来一地政斧有这样的态度和作风,甚至远远超过了不足和瑕疵本身可能带来的不利。

可以说德国人的这次考察相当成功,尤其是西江政斧诚恳坦率的态度和务实求真的作风很符合德国人的胃口,也为下一步的合作打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赵书记,德国人可真是够固执,说多少天就是多少天,多半天也不愿意留下,他们说十天之后就要再来,可那会儿咱们刚开始上班,连大年都还没有过完呢。”霍云达吁了一口气,苦笑着道:“就为这个项目,计经委、国土局、交通局、建委一帮人都不知道熬了多少夜啊,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是该休整的时候了。”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能引进这个项目,就标志着我们西江区已经从去年的阴霾走出来了,这没啥好说的,再苦再累都得挺过去。”赵国栋沉吟了一下,“令淳,你让贺同安排一下,这一次参加项目准备的各部门参加人员都可以适当考虑一下补助,他们也的确辛苦,咱们也得既要让马儿跑,又要让马儿吃草,区领导就免了。”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正想和您商量一下,而且按照我们区原来招商引资规定,这样大一个项目引进来,是有一笔招商引资奖金,以前数量都不大,也就没有兑现,但是这个项目非同寻常,真正落到实处那也是六千多万将近七千万的投资,按照百分之一的奖励比例,那也是七十多万奖金。”曾令淳点点头,这段时间大家都搞得有些疲倦,牺牲了不少人的休息时间,给点补贴也能安抚一下人心,“看赵书记你觉得这个原来确定的标准和政策需不需要调整?”

“嗯,我看这个激励政策还是可以继续执行,七十多万就七十多万,我们不能因为引资数目巨大就削减,在这个项目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者更要重奖,所有参与的工作人员都要给予考虑,但是区上领导还是按规矩不得介入。”赵国栋想了一想,才道。

曾令淳怔了一怔,然后试探姓的问道:“赵书记,这样大一笔支出,而且是以奖励形式发放下去,我担心市里边会有反应,虽然这个制度早就制定下来了,但是原来都不过是三五百万的投资,都没有按照这个标准来实施,只是发放一些补贴而已,一人也就是三五百块,如果真的要按照标准兑现,把这七十多万真要分摊下去,多的一人恐怕都要拿三五万啊,这恐怕会引发轩然大波。”

“是啊,赵书记,这一点恐怕要谨慎一些。”桂全友也皱起眉头道:“数目实在太大了一些,如果只是十万八万,分到每人头上也就是两三千块,这也许行,但是七十多万块,太骇人听闻了,其他非经济部门的干部知道了恐怕也会引起很大思想波动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