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乱明天下一根钉> 第一百六十二章 矛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章 矛盾(2 / 2)

崇祯今年刚十九岁,但却常常发呆,动不动就望着个地方出神,眼睛就跟凝住了似的。这会儿,崇祯又是这幅样子,颓然地坐在龙椅上,呆呆地凝望着左侧一个红漆明柱雕刻的栩栩如生的龙头。

王承恩轻手轻地走了进来,他的手里拿着一份奏折。

看见崇祯的模样,王承恩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主子真是太不容易了,这才多点的年纪,就整天这幅样子。在人前,主子总是硬撑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但在人后,主子真是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过了大约有半个时辰,崇祯的眼睛动了,他看到了王承恩。

见崇祯缓过神来,王承恩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走上前来,躬身道:“皇上,蓟辽总督喻安性的奏疏到了。”

前几天,蓟州兵变的消息传来,崇祯一直为此寝食难安,他正等着结果呢。

“拿过来。”

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自然看过奏疏,把奏疏呈给崇祯后,他退后两步,在一旁侍立。

王承恩担忧地看着崇祯,果然,没看几眼,崇祯愤怒地猛地站起身来,刺啦、刺啦……三把两把,他就把喻安性的奏疏撕了个粉碎。

蓟州兵变自然也是因为欠饷,这一方面是朝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顺天巡抚王应豸。粮饷本来就缺,再加上王应豸又从中克扣,兵变因而发生。兵变发生后,有官员好不容易暂时说服了众人,但这位王应王大人却在饭中下毒,想毒死哗叛者,于是诸军复又大乱。(注:终崇祯一世,死总督督师1,巡抚11人,这个王应是开张的第一人。)

看到这样的结果,崇祯想不发怒都难。

怒火渐渐平息下来后,崇祯想到了袁崇焕,他现在已经意识到,皇恩浩荡什么的不管用,要人干活,就得给钱。

或许,袁崇焕发火也不是没有道理。

三天后,内阁把票拟送了上来。顺天巡抚王应豸论死,蓟辽总督喻安性致仕,回家养老去吧。继任顺天巡抚是王元雅,继任蓟辽总督是刘策。

宁远,大帅府。

兵备副史郭广进入帅厅时,袁崇焕正跟何可刚商议部队整编训练的事儿。

由于在宁远兵变中的表现,郭广这个外来户深得袁崇焕器重,也与其他的辽东将领相处的很融洽。

见郭广进来,袁崇焕立刻问道:“有消息了吗?”

蓟州发生兵变后,袁崇焕一直就很忧虑,但让他忧虑的不是兵变这件事本身,而是蓟辽总督喻安性。

喻安性是一个很务实也很有才能的人,和袁崇焕的关系也不错,现在由于崇祯对塞外诸部的错误政策,对袁崇焕而言,喻安性这个人的重要性便猛然增加。喻安性在,他说的话便极可能管用,喻安性极可能听得进去,所以兵变的事情发生后,袁崇焕就开始担心喻安性受到牵连,被免除蓟辽总督的职务。

像喻安性这种人是不多的,如果喻性走了,那再来一个喻安性的可能,袁崇焕认为基本没有。

朝夕跟袁崇焕在一起,郭广对边事的认识不知不觉也深入了许多,他也知道喻安性的重要性。沉吟了一下,郭广简洁地回道:“大帅,王应死,喻大人致仕,继任的顺天巡抚是王元雅,继任的蓟辽总督是刘策。”

一听到是这个结果,袁崇焕的神色立时就凝重起来,真是太糟糕了。

因为这件事,袁崇焕一整天的心情都很不好,晚上,他又开始给崇祯写奏疏。关于喻安性的部分,袁崇焕写道:“即如蓟督喻安性,清而有执,虚而能定……遵化之事,有非安性所尽得。为春秋责备贤者,今不得不为法受议。使乞饷而得,何至有是?”

第二天一早,袁崇焕把奏疏发了出去。

接到袁崇焕的奏疏,崇祯原本就很恶的心情又再恶三分。

“使乞饷而得,何至有是?”,这不是指着鼻子说都是他的责任吗?

袁崇焕想让喻安性回去,偏不!

奏章送走了,袁崇焕开始有点后悔,火气干麻那么大?

除了在粮饷的问题上,崇祯支持的力度不够,但其他方面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在人事的安排上。前些日子,登莱巡抚孙国祯致仕,他又提请撤销此建制,崇祯也没什么废话,照准了。

崇祯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很不错了,但人就是奇怪,像魏忠贤那套号的,无论怎么胡作非为,虽然生气,却不会真的来火,可对崇祯不行。

袁崇焕心里明白,崇祯对他寄以厚望,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否则又哪来那么大的火气?这是不对的,前者请内帑,现在为喻安性鸣不平,都是很不理智的行为,但他就这么个性子,一遇到事情头上,就收不住。

一连三天,消息全无,袁崇焕知道没有希望了。

又过了几天,三月甲午,袁崇焕从城外

兵回来,到了帅府,兵备副使郭广迎上前来,对袁崇帅,束不的的使者来了。”

束不的是部落首领,在哈剌慎三十六家中很有威信,一般和明廷谈什么,都是由束不的出头。年初的时候,就是这个束不的给朝廷上疏,要求崇祯皇帝要“爱养边民,体恤属国”。

听说束不的的使者来了,袁崇焕的眉头不觉皱了起来,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麻烦。皇上年轻识浅,不明白这其中的关键还情有可原,最可恨的那些大臣,一味迎合皇帝自大的心理,而一意鼓噪。

袁崇焕问道:“来干什么?”

郭广道:“束不的求大帅开于前屯之南台堡,互市参貂。”

沉思片刻,袁崇问道:“你怎么看?”

郭广一听话茬不对,他立道:“大帅,这绝对不行!”

袁崇焕未置否,他吩咐道:“你通知一下,我们议一议这个事儿。”

因为担心,郭曲解了袁崇焕的意思,袁崇焕的意思是召集核心的几个人商议一下,但郭广却召开了一个扩大会议。

人多了,但还是没起作,尽管所有人都反对,但袁崇焕最后还是决定:同意。

众人之所都反对,原因只有一个,皇帝反对,而且已经明令禁止。现在朵颜三卫少一半都已经投降了女真人,安抚拉拢剩下的是很重要,但再重要,也比不上和皇帝的关系重要。

袁崇焕既然决了,那这个扩大会也就结束了,最后帅厅里只剩下了袁崇焕、何可刚和郭广三人。

何可刚是袁崇焕的死党,没有什么好避忌的,郭广又劝道:“大帅,您不能这么做,如果您做了,将来没事便罢,要是有事,那这就是扣死您的罪啊,到时您连辩驳的机会都难有。”

袁崇焕神色不变,他问道:“我怎么练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郭广道:“大帅,您这是资敌啊!”

知道郭广的意思,袁崇焕笑道:“与哈剌慎三十六家互市,数量自然要受到控制,除了他们自用之外,他们就是想给女真人搞粮,那又能弄到多少?”

郭广苦笑道:“大帅,一旦要治您的罪,那对朝廷而言,多少根本不是问题,他们也不会跟您辩白这个,他们只要咬定您资敌就可以了。”

何可刚也道:“大帅,郭副使说的对,要是因为他们而惹出事端,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郭广又劝道:“大帅,我们都明白,哈剌慎三十六家是墙头草,即使他们真的都投靠了女真人,作为我们,正确的做法也是应该要再尽力把他们拉回来。但这问题我们明白,可朝廷不明白,皇帝不明白,所以我们再明白也没用。”

沉思半晌,袁崇焕轻轻摇了摇头,道:“现在我们最要紧的就是把女真人困在辽东,只要三年,只要三年,大事就可抵定。皇太极这个时候西征蒙古,打林丹汗不太可能,打我们更不可能,所以皇太极要是有所行动,那最有可能的方向就是蓟镇三协。”

袁崇焕说的有理,但郭广还是劝道:“大帅,还是请您三思。”

手一摆,袁崇焕道:“不要说了,就这么办。如果皇上问起,我会解释的。”

郭广跟何可刚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有着一丝忧色。

整顿辽东军务,一切都很顺利,军将们自不必说,皇帝也支持,他说用谁就用谁,他说把辽东、登莱的巡抚建制撤了就撤了,但独有一处,独有一人,袁崇焕却最是挠头不过。

这一处就是东江,这一人就是开镇东江的大帅毛文龙。

在女真人崛起,辽东动乱不堪的这十几年来,毛文龙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奇人。

毛文龙的祖籍在山西太平,因其父到浙江杭州做生意,毛文龙于万历四年正月十一出生于杭州府钱塘县的松盛里,最后落籍于杭州府仁和县。

种这个东西,有时不信还真是不行,毛文龙虽生在杭州,但没有浸润到一丝江南人好读书的风尚,却仍像许多山西人一样,天生不爱读书。

不过,毛文龙虽然继承了山西人不爱读书的天性,却没有继承山西人勤劳肯吃苦的品性。

毛文龙不爱读书,也不爱干活,凡是正经活儿,他什么都不爱干。毛文龙喜欢的是阅历江湖,空口谈兵,真真正正地属于无赖不正之徒。

不过这也不要紧,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也不待见的大流氓,毛文龙也很有点刘邦当年的风采。

毛文龙早年丧父,寄居舅舅沈光祚家中。沈光祚时职山东布政司,见外甥不务正业,长此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因为毛文龙喜欢兵事,所以百般无奈之下,沈光祚就打算让毛文龙到军中去闯荡闯荡。

毛文龙有个远房叔叔,叫毛得春,有个世袭的百户军职。

世袭的百户军职,对普通的军户子弟那是梦寐以求的。因为有了世袭军职,也就意味着从一无所有的贫民摇身一变而成了地主。

这种变化自然是翻天覆地的,但对有些根基的人而言,这却是一种耻辱,抬不起头来的,所以大多数这种人家的子弟是不愿继承的。

毛得春的孩子就是这么个情形。

毛文龙继承了叔叔的世袭军职,充任百户之后,不久,沈光祚便将外甥推荐给辽东巡抚王化贞。

毛文龙很能干,不久之后,到了天启元年,他就已经升到了练兵游击。

当时,天启元年,是辽东局势发生转折的又一个关键时期,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辽东巡抚王化贞。

王化贞是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右参议,分守广宁,当时还只是个下级官员。

广宁毗邻塞外,西北面聚居着很多蒙古部落,如炒花、暧兔、贵英诸部。王化贞很善于调和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广宁在他管理下,甚是安宁。

当时,辽阳沈相继失陷,数十万守军及数百万流民四下逃窜。王化贞收留了一万多明军将士和两万多流民,又将广宁城防加固,居然成了一个重镇。

当初袁应泰之败,举朝均认为广宁必不可守,谁知王化贞一番经营,居然有了一派新气象,保住了一大片疆土。

王化贞上疏建议;“与西部蒙古诸部结成连盟,再与朝鲜交好,三面一同对付建部。天津、登州、莱州不必镇守重兵,可调到辽东,收复失地。只要三方一同进军,必可将建部赶回旧地。”

其时,内阁首辅方从哲因红丸、移宫、袁应泰之败,被众臣弹劾,辞职回乡,改由叶向高担任首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