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了不少。
这些护卫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本事很强,但是也很能吃。
昔日李临身边除了远游还有暗卫九人,如今回风和橘颂安排到了前面办事,缺了两人,后面又选了五人,两人填补了空缺,其
余三人分给了苏莞。
再加上这明面上的护卫也有十二位,如此算下来,光是护卫便有三十人,这三十人要是敞开肚皮吃,那是能吃光一座山。
不过护卫们倒是挺高兴的,以前风餐露宿,可怜的很,现在有了主母,天天能吃好喝好的,像是可怜的孩子有人管了一样。
苏莞给他将头发擦干了,又让他晾一会儿,免得不够干日后老了头疼,自己则是这洗了洗手,让人送了茶水过来,夫妻两出了
寝室,在明厅的罗汉椅上坐了下来。
李临披散这头发坐在那里,闲适淡然地喝了一盏茶,然后才道:“表哥回来了,我刚刚正好碰见他,说是岳父有东西给你,让他
转交。”
苏莞微微诧异:“父亲有什么东西要给我的?昨日晋宁公府的中秋礼也已经送过来了啊。”
李临道:“或许是岳父想要私下给你的,一会儿便知道的。”
这表哥说的便是石回信,从今年年初石回信跟着夫妻二人去帝城之后,便一直没有回来过,在春闱之前他和几位同窗友人一直
住在景平苑的客苑。
后来闹出了科举作弊的事情,秋闱(乡试)重考,春闱的时间往后移一年,他便和大家商量搬出去,若是一两个月还好,这主
人家不在,住一年委实不合适。
若是石回信一人,他倒是住的干脆,到底是亲表弟家里,没有什么住不得的,
可是人多了就不同了,而且事也多,需要府上的人照顾着,而且他们之间还有位学子和帝城一位官员家的千金搭上了关系。
石回信怕闹出事情来,便不敢再住了,与大家商量过后便一起搬离了景平苑,在外租了一个院子。
而后这些日子,大多数学子囊中羞涩早早回归雁城了,有一两个攀着高枝走了。
最后来来去去,便只余下石回信一人,他原本打算省点钱回到景平苑去,不过他时常去晋宁公府和苏荐论文章听课,苏荐得知
此事之后便邀请了他在晋宁公府住下。
那会儿晋宁公府也住了好几个人,有王家兄弟,有晋宁公府旧部准备走文职的子弟,石回信想了想便厚着脸皮去了。
晋宁公府那边请了一位进士先生为他们解惑讲题,这个诱惑对于他而言实在是太大的,而且与苏荐往来的学子也有不少十分厉
害的,跟在苏荐身边,他受益不浅。
“表哥回来是为了惠画的亲事。”
石惠画的好日子便定在了十月十二,乡下许多成亲的好日子都定在这个时候,刚刚好一年的丰收完毕,手里有了余钱有了粮食
也有了空闲,该办的就开始办起来。
等天气冷了,夫妻两就躲在屋里造孩子,等到明年一开春,便有不少新妇揣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