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长城抗战至5月底才结束,而******在5月1号就迫不及待的宣布第五次围剿了。一边是长城烽火未熄,外敌寇边,国耻又添,一边是集结重兵、厉兵秣马,中国人要去打中国人。这是典型的两线作战,向来为兵家大忌。所以究竟是安内重要,还是攘外重要,别的时间点暂且不论,在长城抗战前后,******的心中绝对还是安内重要。(******于抗战是有功的,于民族也是有功的,是非对错,自有公论,这里只是就事论事。)
那么1933年3月份,布置在“围剿”前线的****有多少呢?蒋之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人,加上各路地方军,共计63万!而后调去北上参加长城抗战的只有中央军第2、25、83师临时组成的第17军(军长徐庭瑶)。
那么是由于当时红军趁火打劫,故意借国战之机国民党无力顾及大力扩展地盘,是以蒋某人不得不围剿吗?
早在长城抗战才刚刚拉开序幕之时,1933年1月17日,榆关失守之后不久,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既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军队共同对日宣言》,红军表示:愿意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停战协定、共同抗日,此次宣言也成为后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起源。可见北上抗日,也并不是长征时期红军的政治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民族意愿。可惜蒋某人亦不予以理睬,甚至下令封锁红军愿联合抗日的消息。
那么话说回来,为什么长城抗战时,身为地方军队将领的宋哲元将军对抗日舆论宣传相当重视,而既占有正统大义,实际又打得很苦的中央军反而在舆论上相对沉默得多呢?
当然不是因为宋哲元与报社更熟的原因。
宋哲元这边的道理很简单,一个字:穷。宋哲元领导的29军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主要因为其驻地察哈尔省太过穷困,虽确有抗日热情,但处境也的确可以用窘迫来形容。现在好不容易打了一场全国人民都声援的抵抗外侮的战争,当然是要多多宣传,壮大声势,以求引援了!
效果也的确出奇的好!不仅赢得了声望,也获得了巨大的实惠!
且不说离得近的北平、河北、山西各市县,就是远如上海,居然有个上海妇女慰劳会代表到北平****时特地前往喜峰口,捧着大刀拍照留念。甚至还有美女将大刀带回,称:这大刀上边还有鬼孑的鲜血哩!甚至北平当时有许多著名大医院宣布免费为29军的将士治疗!
全国社会各界的捐款、捐药、捐物不计其数。******亦不得不下令拨款嘉奖。要不然,以穷得叮当作响的29军,还能发得了那么大的犒赏?
中央军那边的道理,就稍微有些说不出口,简单来说呢,就是上层对战胜曰军毫无信心,断定与曰军作战只能抵抗,断无能战胜之可能。因此,在长城抗战初期,寄希望于国联、英美等国干预调停,在军事布置上实际是消极防御的,反而在外交上非常卖力。宗旨在于一个压字,一个拖字,力争压制事态发展,以期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抱定这样一种立场,可想而知,又怎么会去宣传我今日毙敌逾百,明日又歼敌一千?曰军如此不堪一击,最终却又要与曰军结城之下盟,全国上下舆情汹汹,到时如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