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道:“那就恕徽因冒犯了。”
黄绍竑回应道:“林女士还请知无不言。”
林徽因说道:“朱启钤先生创办的古物陈列所,以及故宫博物院所收藏陈列的古董文物,数量巨大,动辄数以万计。其中不乏稀世珍品。自1月31日山海关陷于敌手,政府便下令将这些藏品南迁。”
黄绍竑回应了声“嗯”。这些情况他自是知道的。
林徽因接着说道:“虽然在您的组织下,南迁诸事可称有序,只是事起仓促,藏品数量又相当巨大,难免有混水摸鱼之辈从中上下其手。您人若在南京倒也无妨,可是您至北平已有段时期,长此下去,只怕于主事人黄部长您的名声…。”
黄绍竑对于所谓的文物古董那是真心不感冒的,甚至对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将文物南迁都不太赞成,按他的想法,除了那些文献还算有价值,那些暮气沉沉的物件有什么好保护的?恐城陷资敌?毁去便是!留得中华一脉,还怕造不出这些许靡靡之物?但是说这些东西价值连城的大有人在,说这些东西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再现,也大有人在,所以我黄某人敌不过,既然你们说要搬,那就搬好了,你们尽力去搬,能搬多算多少。经费?拨给!出动军警护送?这也没问题!还要怎地?于再深处却真没想过。这时经林徽因一提点,才猛的醒悟过来——我黄某人弃之如敝履,却有人视若奇珍异宝,无时不刻的想据为己有,此时管理之混乱在所难免,有权者尽可明要,有手段者也应可偷梁换柱,南迁千里迢迢,到时只一句“漂没”便能一笔勾销!林徽因说得有道理啊,这些事情最终我黄某人却是要对此负责的,尤其是我现在人就在北平!不去管一管,难免一些闲言碎语就会安在我头上了!
黄绍竑心思转动,林徽因观黄绍竑表情,就知道今晚目的已经达到,心中一块石头也就落了地。这些话是朱启钤先生托她来讲的,因为这些话,朱老先生并不好直接找黄绍竑来说,其中原委就多了去了:一来朱启钤先生已年过六旬,不愿开罪人,你想,那些凭高位来明要的人,他一个半赋闲的官员如何方便拒绝?二来他也不知道这些官员是不是与黄有牵扯。三来对于那些敢于偷梁换柱的人,他虽是古物陈列所的负责人,于此南迁关键时刻,却不便经公报案查处。而林徽因却好办得多,她有先父余萌,夫家又是望族,本人是颇具才情的女子,反映的又确是实情,所以易被长官接纳意见,而那些人即便知道是林徽因告的状,起心报复,怕也为难。更何况在这种半私人聚会中,身边都是可信之人,出得我口,入得你耳,声过不留痕。
(据档案记载,迁运至台湾保存的故宫文物共计2972箱,占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总箱数13491箱的22%,包括瓷器907箱、玉器98箱、铜器61箱、雕漆36箱、珐琅66箱、书画91箱、图书1334箱、文献204箱。这些文物迁台后,台北“故宫博物院”先后进行了3次清点,数字增长较大,主要是204箱清宫档案,因计件方式的变化,由1954年的28920件增长为386862件。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有来自北京故宫的文物597556件,其中器物类44770件、书画类6807件、图书文献类545979件。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中泱博物院筹备处原古物陈列所的11865件文物。
而现在首都的故宫博物院,经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共有文物藏品总计1807558件!
这么巨大的藏量,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一声令下说要南迁,疏漏几乎是不能避免的多了起来。)
黄绍竑点了点头,道:“幸亏有林女士的提醒,的确是黄某人工作上有疏忽之处,近期我一定抽出时间去一趟古物陈列所。钱少尉,你明日记得提醒我一下。”
据黄绍竑的观察,钱明属于那种精细计较的性格,这种事情交给他应该是靠得住的。
钱明应了一声:“好的,黄长官。”
黄绍竑纠正道:“钱明,还有你们几个,我同你们说,你们在学校我不管,在我身边就是政府的人,就是部队的人,回答长官,得说“是!”,而不是“好的”。”
江明、孙治勇和钱明互相看了一眼,一齐应了一声“是!”。
黄绍竑这才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表示满意。
林徽因奇道:“黄部长,听您意思,您的随从难道现在还在念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