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解码三国英雄> 第13章 ,装在套子里的革命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装在套子里的革命家(2 / 2)

2,曹操人生志向的第二个目标是青史留名。

当曹操想隐居家乡,过一种世外桃源的清静生活的时候,但是,大汉天下不太平,先是光和末年的黄巾起义军搅动了大汉天下。为征讨起义军,东汉王朝拜曹操为骑都尉。由于征讨起义军有功,便升迁为济南相。后辞官还乡,希望安心读书。后又遇上金城(现在的兰州)边章、韩遂刺杀郡守,闹得天下鸡犬不宁,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为典军校尉,曹操便想在天下大乱时“为天下讨贼立功,希望封侯作征西将军”。为什么曹操想作征西将军呢?因为东汉开国,只封了四位征西将军,由此说明征西将军是一个难得的封号。由此可见曹操对功名的渴望。然后是去世以后在墓前树一块墓碑,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以此青史留名。这就是曹操人生追求的志向(此其志也)。

3,曹操人生的第三个志向就是甘当周公。

曹操有一句名诗,叫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歌以咏志”的角度看,这句诗明白无误得表达了曹操的心声。这一志向,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简述了这段人生经历。先是招募义军征讨董卓,在征讨董卓的过程中,本可多招一些义军,扩大队伍,自己却经常主动裁员。为什么要裁员呢?是担心士兵多了,队伍强大了,会使自己的志向更加远大,这样会使自己与更强大的对手产生抗争,会由此带来更大的祸患。在汴水与董卓部下徐荣交战时,也只有几千人,失败后到扬州募兵,也只招募有三千人。不是招募不到士兵,只是自己人生的志向有限,不想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士兵。

后是占领兖州,剿灭黄巾起义军,只是收降、改造了三十多万青州起义军。

接着回忆了剿灭袁术的过程。袁术想篡位,一切都准备好了。就是不敢向天下公布,用袁术自己的话说就是“曹公尚在,未可也”,意思就是有曹操在,不便这样做。后来,曹操擒获了袁术的四员大将,收编了其大部分部队,致使袁术土崩瓦解,后发病而亡。

继而是征讨袁绍。当时的情形是袁强曹弱,天下向袁的多。官渡之战,战事未开,曹操内部就人心浮动,有一部分官员与袁绍私下里还有书信往来。在如此不利的情形下,曹操说自己为了国家,不考虑个人安危,抱着“以义灭身,足垂于后”的想法,不惜与袁绍决战,有幸战胜了袁绍,后又灭掉了他的两个儿子,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最后是征战荆州,刘表病逝,其儿子刘琮率荆州归降,于是平定了大半个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由此,曹操认为自己身为一国宰相,作为臣子的尊贵已达到极限,也超过了他自己当初的人生志向。其潜台词就是自己已得到了作为人臣应得到的一切,平生再没有什么遗憾了,也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由此,曹操是不是没有什么追求了呢?

(二),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主要阐明了自己的心迹---“太上有立德”。

曹操身为一国宰相后认为“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就停止了向前进,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曹操为什么没有继续前进呢?这正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对曹操产生了文化自律。《让县自明本志令》后一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在前面讲过,曹操的理想是止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止于推翻一个四分五裂的封建混乱局面,继续维护刘氏汉家的封建统治。所以,当汉献帝一次次想利用皇妃、皇后等保皇势力想致曹操于死地时,曹操也没有废汉献帝自立。起先,汉献帝想依靠国舅董承的力量铲除曹操时,曹操也只是想废掉汉献帝而选贤者立之。就是这一温和的方案也止于程昱的献计。程昱说,“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曹操接受了程昱的建议,仍尊刘协为帝(《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后来,汉献帝又利用皇后伏氏家族的力量想废除曹操,曹操也只是废除了伏氏家族,并鸩杀了伏皇后所生的两个孩子,也没有废除汉献帝(《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曹操不但没有废除汉献帝,反而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大女儿在废除伏皇后册立为正宫皇后,三女儿由于年龄小聘为贵人,待嫁闺中。这些《三国志.武帝》都有记载。

曹操为什么能一次次容忍汉献帝的铤而走险呢?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曹操反复说明,概括一点,就是曹操“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之后,追求的再也不是建功立业,而是---“太上有立德”,而是千古流芳、永垂不朽。在曹操所处的年代,要做到千古流芳,永垂不朽,就得按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来要求自己。具体来说,就是对刘氏汉家不得有二心。为了表明这一点,曹操以现实为例,表白了对刘氏汉家的忠诚。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表白,“假使国家没有孤,不知会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于这一点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曹操在世时,曹操自己没有称帝,所以没有人敢称帝。袁术想称帝,也畏惧曹操,不敢公开表露。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了,刘备尽管说扭扭捏捏,却也还是迫不及待地做了蜀汉皇帝,孙权也在东吴穿起了黄袍。国家由此四分五裂。曹操在世时,刘备、孙权尽管有野心,但在公开场合也不得不高喊匡扶汉室。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这样写道,“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曹操担心世人因自己力量强盛,又不信天命,被人误解,或者被人妄加揣测,以致曹操对此也常常不能忘怀。

曹操为了保持自己忠于汉室的志向,常常以古代先贤鞭策自己。齐桓公、晋文公以自己强大的国家来敬奉弱小的周朝,是曹操常用来借鉴自己的一面镜子,以此提醒自己,尽管曹魏集团力量强盛,也不能忽视对刘氏汉室的敬奉。

乐毅、蒙恬这两位古代先贤也是曹操的楷模。乐毅是古代的名将,孔明先生常将自己比之于管仲、乐毅。乐毅是魏国人,因率六国而伐齐建立不世之功,后遭人算计,投奔赵国。赵国要乐毅率兵伐魏,乐毅不从,伏地而垂泪说,我当年侍奉魏昭王,犹如今天侍奉您赵王,我如果犯罪流放他国,直到死也不敢冒犯赵国,不忍心做有损害赵国之类的事情,况且我还是魏国的后代。曹操以此自明忠于汉室的志向。

蒙恬是秦国的名将,祖宗三代均为秦国忠臣,胡亥要杀害蒙恬。蒙恬对胡亥说,从我的祖父到我这一代,三代都是秦国的忠臣,现在我带兵三十万之众,其势足可以撼动秦国江山,然而我知道,我就是死也不敢背叛秦国,这是我要坚持道义,不敢侮辱先人对我的教诲而忘却了先王的知遇之恩。曹操以蒙恬自况,自己犹如蒙恬一样,自祖父至自己已历经三代世袭汉臣,加上他的儿子辈,曹丕、曹植已是四代,更应该如蒙恬一般,坚守道义,不忘先祖的教诲,不忘先王的知遇之恩。

曹操不厌其烦地列举先贤忠于国家的言行,其用意就在反复表明自己忠于汉室的心迹,以消除世人对自己的误解与诽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世人的误会,他还要求身边的女人在他死后重新嫁人,其目的就是利用这些女人嫁人的机会替自己辩白,告诉世人,曹操没有私心,是汉室的忠臣。曹操甚至以周公来映衬自己的苦衷。周公曾遭到周成王及其王室成员的误解,幸而周公有藏在金柜里的“金藤”之书为他洗刷了不白之冤。而曹操自己感叹没有机会做到这一点,所以只好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来告知世人,曹操对汉室没有异心。

曹操也明白世人质疑他的表白,其理由是。你曹操既然忠于汉室,为什么不交出兵权,为什么不放弃权力,还权于汉室,回到你的封地去?曹操告诉世人,他做不到这一点。他清楚地知道,他曹操交出兵权,放弃权力,那就是祸患的兴起。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国家,他不能交出兵权,不能放弃权力。曹操说,我也反省过介子推有功不受封,申胥有功于楚而为了不受功勋而逃离楚国,这些人的高风亮节令我为之惊叹,但我做不到这一点。他也深知,他所做的一切也就说自己能荡平天下,不辱主命,是上承苍天回顾汉室,并不是他个人的能力所能做到的。但尽管如此,让出部分封地是可以的,至于交出兵权,放弃权力万万办不到。因为“江湖未静”。

曹操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独立、静止地读十分感人,对照史实读更加感人,因为所说的是心里话,且这些话既合事实,也合事理,而且直白,正像鲁迅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如不信,各位可找来《让县自明本志令》读一读。

曹操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接着要介绍的是刘备。刘备在中国社会一直被奉为仁义之君,但在我看来,却不尽然。欲知其详,请看下一卷,枭雄刘备---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