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历史没有那么简单> 第17章 帝尧一横空出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帝尧一横空出世(1 / 1)

 上一章讲到帝挚请尧出面平定那些不安分的大氏族,维护氏族之间的公道和秩序,那么作为大首领,帝挚为什么不像颛顼帝与帝喾那样,自己出面呢?这里面或许有帝挚的一个小九九,也或许是“三凶”给他出的主意。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请尧出面呢?貌似尧本身并不是什么能征惯战、以一敌百的猛士啊?这就要从尧身后的势力说起了,在上一章里我们讲到,为了保证自己权利的稳固,帝挚把自己的“兄弟”们都赶出了亳城。其他的“兄弟”都是空着手离开亳城的,唯有尧是给了一块封地才走,为什么?还是因为尧背后的实力,帝挚不愿意得罪这个势力,这个势力就是尧的母族。尧的母亲是陈锋氏的一个女子,名叫庆都,这个陈锋氏就是力挺在尧背后的大氏族。前面我们说了弃和契出生的事,其实尧的出生比他们俩更能说明一个问题。据说庆都在嫁给帝喾之后,基本上没和帝喾有过太多的接触,绝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自己的氏族。所以庆都从怀孕到生子都是在陈锋氏内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帝喾与庆都的婚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似乎在帝喾看来,只要是能通过婚姻形式结成联盟就好,其它的一些细节全都无所谓,由此陈锋氏的强大与重要可见一斑。连帝喾都要对陈锋氏做出巨大的让步,又哪里是帝挚能够招惹地起的呢?所以帝挚请尧出马,一是因为他有强大的实力,二也是想借机削弱陈锋氏的实力。

中国典籍上对于远古时期的正式记载是从尧开始的,所以对于尧以后的事情我们知道的也比较详细一些。据记载,尧以羿为将,先后诛杀了猰貐、封豕、九婴、巴蛇、大风,还有凿齿,而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实力滔天的妖魔鬼怪。但是我们再分析的时候,就不能轻易地把他们当做妖魔鬼怪了,在这里我们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展开说一下。在展开之前,我们先简单说一下羿,提到羿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关于“大羿射日”的传说,当然还有“嫦娥奔月”。首先羿是东夷某一个部落历代首领的称号,据说这个部落以善射而著称,作为首领,羿的箭术更是超群神勇的。连羿这样的真汉子都愿意为尧所用,由此可见陈锋氏实力的强大,影响范围之广。

当然帝挚也不是光靠红口白牙就让尧出来卖命的,在原先陶这个封地的基础上,帝挚给了尧一块更大更好的封地,那就是唐,所以尧也被称为陶唐氏。现在我们先来说一说九婴是怎么回事,根据传说,九婴是五男四女共计九个神通广大的小孩,男的会吐水,而女的会喷火。写到这里,笔者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葫芦娃,葫芦娃里老四会喷火,老五会吐水,难不成胡进庆老先生对于这两个葫芦娃的创意灵感是来自于九婴?呵呵。动画片里的葫芦娃是从葫芦里蹦出来的,那么这九婴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又不得不把伏羲氏请出来了,伏羲氏在石头上画八卦,其中的坎、离二卦分别代表了水火两种元素。因为长时间吸收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这坎、离二卦居然幻化除了人形,具备了坎、离二卦的水火神通。据说,坎卦四短画、一长画,于是就幻化成了五个会吐水的小孩,而离卦二短画、二长画,于是就幻化成了四个会喷火的小孩,合起来就是九婴了。伏羲时期的文字与我们现在是肯定不一样的,至于当时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也无法考证,姑且相信这一说法也无妨。

以上是传说中的九婴,经过笔者的大脑过滤之后,这九婴当然就不能再是九个会喷火吐水的小孩了。首先这九婴应该是九个关系极好、很团结的氏族。然后这九婴还与伏羲氏有一些关系,或许是伏羲氏或者伏羲氏某一支脉的后裔,也或许是受到伏羲氏文化辐射的九个氏族。尧的背后有陈锋氏这样的大势力,同时也请来了羿这样的牛人帮忙,于是很快就平定了猰貐和封豕,而且自身并没有很大的损伤。既然出兵打仗了,那就不是白出力的,两仗打下来尧赢得了很大的威望。这个时候“三凶”坐不住了,于是就带领大量人马去诛杀九婴,想要建立功勋,积攒威望。不过事与愿违的是,他们却被九婴杀得丢盔弃甲,损伤惨重。这次军事上的失利,彻底断送了帝挚的前程。九婴打败了“三凶”的部队,估计自己也有很大的损伤,或许还有其它的什么原因,等到羿带领部队到来之后,九婴居然归顺了。

现在说说巴蛇,在猰貐、封豕、九婴、巴蛇、大风、凿齿这几个里面,猰貐、封豕、九婴、大风和凿齿这些应该都是氏族或者部落,简单地说他们都是人类,只有巴蛇或许真的是一条大蟒蛇。其实在远古时期,原本就有很多大泽湖泊,这些大泽湖泊里难免会有一些体型很大的鱼啊虫啊之类的。在大洪水为患之后,像这种移动方面的水生动物,突然有一条体型巨大的蟒蛇出现在远古先民的视野里也属正常。与平定前面的猰貐、封豕与九婴不同,据说为了对付这条大蛇,羿所带领的兵士受到了不小损伤。

最后说说凿齿,对于凿齿,不用做太多解释就知道这肯定是人类。凿齿应该是一些远古部落的习俗,在这样的部落里,把青春期男女的上颌牙齿对称敲掉两颗,这种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有。不用说,最后也被羿带领的兵马给平定了。

在上面的几场战争中,平定九婴是最为关键的一战,虽然不是帝挚的势力与尧的势力直接对撞,但是这两方势力却通过九婴分出了高下,而且悬殊又是如此之大,帝挚惨败,尧完胜。而且经过于九婴的一战之后,帝挚所依赖的直系势力实力大损,执政基础已经动摇。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之下,很多氏族都向尧抛出了橄榄枝,那些收到过陈锋氏以及羿帮助过的氏族就不说了,原先在帝喾时代受到重用的那些大氏族,现在又看到了一线曙光,他们全都转而支持尧。最要命的是,经历九婴之败后,作为帝挚的执政班底,“三凶”中的驩兜与孔壬,他们对尧的态度也变得暧昧起来。于是在远古时期,就出现了非常典型的一幕,很多大小氏族部落,包括被帝挚信任重用的驩兜与孔壬,大家伙都一起请尧出来主持大局,拥立尧为新的王。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同被称为“三凶”的鲧不在这些人之列,此时鲧知道帝挚大势已去,但是他并没有像驩兜与孔壬那样转而投奔尧,而是默默无闻地回到了自己的氏族领地。也就是说,在这场王的选举中,鲧投了弃权票,这很重要哦。

大势已去的帝挚只得认命了,于是就主动将王位让给尧,于是挚在任期未满的情况下宣布辞职,而尧在绝对多数选票下登上了宝座。后世的典籍里有关于尧舜禹“禅让”的说法,实事求是地说,帝挚让位给帝尧又何尝不是禅让呢?既然提到了禅让,我们就简单说一下禅让,禅让是古代典籍对尧舜禹传位的专有名词。但是这一名词并应该是尧舜禹专有的,因为在尧舜禹之后,有“禅让”。比如子之取代燕王哙,是禅让;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取代魏元帝曹奂,是禅让;宋太祖赵匡胤取代周恭帝柴宗训,又何尝不是禅让?当然了,这样的例子还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典籍里大肆宣扬尧舜禹的禅让制,主要是因为尧舜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有德的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说尧舜禹实行的是禅让制,那么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说,那就是在尧舜禹以前历代盟主(王)的更替,基本都是实行的禅让制。因为她(他)们都没有把盟主(王)传给自己的儿子,那么接替她(他)们的新一任王,谁又能说她(他)们没有德呢?

根据笔者的理解,这应该不仅仅是什么德与孝的问题,至于究竟是什么,那是要从当时具体的社会形态来分析的,以后我们会专门就这个问题来进行分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