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钵是契丹语行宫一词的音译,捺钵不是固定的宫殿而是活动的毡帐。契丹贵族的捺钵丰富多彩,例如春捺钵猎雁和天鹅;秋捺钵则是猎杀老虎和鹿了。此时正值开春,捺钵的地点定位在鸭儿河(今吉林省境内)一带。经过几天跋涉终于到达营地,萧虎把吴征一行安排在自己的营地。由此可见萧虎也绝不止一个小部族头人这么简单。
吴征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顺着河岸铺开的帐篷,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新的旧的,星罗棋布,如同緑毡布上摆满了狗不理包子。不远处重兵拱卫之下有两顶硕大无朋的帐篷或者叫毡房,形体高大,金色顶棚。“那里就是辽帝的毡帐了吧。不知道仇人会在哪里躲着呢?”吴征叹口气,又弯腰钻回自己的帐篷。
休息好,吴征安排人四处打听仇人的消息。那把钢刀和他们的汉人身份是仅有的线索不料,这波人居然真的来参加捺钵。这让众人欣喜若狂。
萧虎回来了,也带回来“亲戚”的消息,那亲戚现在已经是一只汉人军队将军,营地位置也搞清楚了。还有一个消息,也不知道萧虎是怎么忽悠的,居然让吴征负责掌勺给辽国的御宴。
次日中午,萧虎兴冲冲的进来说是有贵人想见吴征。并不清楚萧虎真正的身份,吴征更不知道萧虎说的贵人会是谁。他虽满腹疑虑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去了。
萧虎一路小心的叮嘱小郎君只需要展示你过人的厨艺就好,今天面见的是契丹重勋,吴征有心想和萧虎八卦一下萧太后的绯色的传闻,但见萧虎一脸毕恭毕敬也只好作罢。
一路走一路聊,吴征还是发现面前以及身边的辽兵越来越多,盘查也越来越严格。“难不成要去见辽帝?”
当吴征随着走到一个巨大的帐篷前时,吴征仔细看,这座毡帐要比其他的大几倍,毡帐门口的帘子和通风的窗户也匝了金边。着门两侧站立的契丹武士,那种气势也足以让人汗不敢出。吴征认为这次可能会见到辽国的皇帝。辽国的历史他不熟,只知道辽国有一个了不起的萧太后,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的就是——此时还风华正茂的萧太后萧绰就坐在里面。
吴征对萧太后还是充满好奇的,这份好奇是多少年的积累。从评书《杨家将》到京剧《四郎探母》等佳篇名段背后都可以看到这位萧太后的身影弥散如同一幅巨大的背景俯视着悲欢离合的一幕幕剧情。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不少见,但能让国家在自己主政期间走向富强的太后,这位萧太后绝无仅有。
刚闹完头疼病的辽景宗强打精神坐在案几后面,看到萧虎带着一个汉人进来,这个年轻人说是厨子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读书人。他把疑问的目光扫向萧虎。
萧虎立即抱拳躬身:主上,这年轻人看着年轻,实际上厨艺非凡。我和我的族人都可以证明。言语之中讨好的意味昭然若揭。这情景让吴征感叹,快病死的老虎也能吓死狼!
“萧统领,你带他下去做吧。需要什么东西,你安排。做的好,重赏。”说完他自顾闭目养神。
没想到自己第一次见辽帝是这样一副情景,吴征甚至都没来的及抬头看看辽帝身边那个着红袍的是什么人?暗香浮动,一定是位佳人吧。
萧虎把吴征带到做饭的地方跟领头的做一番吩咐转身离开。那头领一脸傲慢相,契丹语说的叽里咕噜,吴征听不懂却也能从语气判断出这家伙没安好心。
吴征微微一笑,突然一记老拳轰到那厮太阳穴上,趁他头晕脑眩站立不稳之时,又飞起一脚踹到他胸口上。连遭两击,那厨子轰然倒地,脑袋撞到陶罐上,啪的一声酒香四溢。萧虎并未走远,他转身回来时。见吴征已经踩住一个人的脑袋,抄菜刀和几个厨子对峙上了。有人跑出去找萧虎
吴征大闹御厨房的时间,萧雁正红着脸给姐姐讲那个汉人的故事:年纪轻轻,相貌斯文,偏生做的一手好饭菜,还有一身好功夫。她说到自己被摔一跤时,兴奋的难以自抑,脸泛红潮,目生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