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有人说我骗字数,我只想说,我写的这些都是本书要表达的内容重点,真正的刀枪打斗是次要的,行文如此,请君自行选择!谢谢!
婆罗洲的雨季令荷兰人的镇压行动拖后到1929年3月才能展开,此前他们除了从国内调集兵力补充之外,就是加大力度对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进行整顿清理。
在婆罗洲华人崛起的刺激下,这两个本岛的当地人势力沉渣泛起,在外部各种力量的暗中资助之下,他们开始凭借雨季的便利进行暗中串联组织,准备发动失败了好多次的反抗行动,其中一些异场不安分的野心家,还不等将荷兰人的势力挤出去,就开始内部互相争斗排除异己,各种暗杀行动时有发生,给这天地崩塌一般的雨季中增添了无数的血色。
而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此时除了巩固港口防御之外,便是趁着雨季驱赶着掠夺镇压的那些人进行修路工作,事实上,在这样的雨季里,是不适合进行任何工程建设的,到处洪水泛滥泥沙横流,不管你怎么挖坑,接下来就给填死了。
但是这里的人就偏偏反其道而行,工程队中的推土机冒着大雨将山坡之间那些大树全部推倒丢弃一边,任由大水冲走,然后尽量的将表面丛生植物的土层全部刮掉,基本上前面开过去,后面接着就给雨水冲刷的泥沙给填平了,貌似白搭工,另外他们还不能回头,只能找着划定的路线搞下去。
然后在公路经过的山体上,每隔五到十公里的地方就开辟一个采石场,被驱赶的那些人冒着大雨抡动锤子钢钎在石头上凿眼儿,打穿一定深度之后,只要天一放晴。立刻开始装填炸药引爆。炸出大片的石头来。然后这些人又开始想办法将这些大石头敲成鸟蛋大小的碎石子,没日没夜地这么折磨,这些人很快病死累死。 然后随意掩埋到一个山谷中了事。
便是靠着这样拿人命填出来地工作方式,从西婆罗洲的北部开始。一直蔓延到南部,一条穿山越岭或者紧靠着山体的蜿蜒公路就这么不断地伸展出路基来,三个多月的雨季下来,死掉地人上万,快死的人更多。但是监督工程的人,没有丝毫的怜悯。
山东方面忙碌的很。先是本土导演海川在陈晓奇地支持下,拍摄励志电影《霍元甲》,将这位心存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前辈地真实经历再现银幕之上,特别是他自幼自学成才,独创“迷踪拳”,与大侠王五结交并在其遇难后冒险盗其首级令义士得以安葬入土;在津门力压俄国大力士,令其登报道歉;又在上海与农劲荪创办“精武体育会”,击败英国大力士奥比因,以徒弟刘振生击败日本人,最后遭日人所忌而投毒将其毒死的种种事迹。全部翔实的展现出来。
此时。那些当年的当事人仍在,“精武体育会”在全国发展到数十个分会。会员四十万众,霍先生对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鼓励,可谓功高卓著,义秉千秋。只可惜后来人不思其光辉伟岸之行为,妄加穿凿,肆意附会,将这位堂堂正正的中华好男儿糟蹋的乱七八糟,顺道还捧了一把日本人的臭脚,可谓荒唐透顶!
陈晓奇对于将霍元甲的真实故事搬上银幕是蓄谋已久的,从创办“炎黄电影”开始,他就找人四处搜集当年关于霍元甲地真实资料,此时霍家人都在,大徒弟“山东大侠”刘振生身在东北军,作为张学良地武术教习,却是很容易访得,然而要找一个能够扮演霍大侠的人确是比较艰难,皆因此时武术门户之见甚重,且当时老人都在,若是演得不好,那可就要遭受重批,因此不可不慎重。
而今各方面条件齐备,时候也恰到好处,趁着中国上下国民地心气上涨,正好在上面点一把火!
鼓励中华民族的奋发向上,重拾民族自信心,这尚武精神是一定要鼓励起来的,这方面国民政府做得就很不错,在北伐成功之后,他们很快就设立了“国术馆”,而山东国术馆建立的更早,在陈晓奇的资助下,李景林将军退出军政之后,便恢复他“剑仙”的武术界人士本色,全力主持山东国术馆,延请全国各地著名拳师高手前来坐镇,在山东大地上掀起一股习武强身的风尚。===
陈晓奇野心极大,他虽然不怎么习武,却也知道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武术最为辉煌鼎盛时期,无论世界各国列强如何的打压,唯独在武术上面无可奈何,而像日本这样的卑鄙之人也只有投毒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其他的多次试图以武术压倒中国人的手段,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民国期间的武术大师名单太庞大了,大师成群结队的出,毫不夸张的说,那真的是中华千年以来武术精华的大汇聚!这些人创造发扬出来的超越人体潜力的功夫,是这时代真正能够让中国人自豪起来的为数不多的东西之一,而尚武精神,更是贯穿在这动荡百年之间的每一个角斗场上。
遗憾的是,这些人的真传到了数十年后,因为种种原因全都被“体育”化了,留给人们的概念就是花架子,不实用,兼之当时根本都不提倡民间尚武,恐怕危及某些重要人士的生命安全,所以不但全民衰落,最后连精神都衰落,看看后世那互联网上,对于中国武术很不得直接贬进粪坑里,将日本空手道恨不得捧上九霄云端的势头,真的很怀疑这些人是不是中国人。
陈晓奇是见识到了民间高人的手段,一个10岁的孩子跟着当年国军幸存老兵学会了一个马步冲拳的姿势,一拳就将体重是自己两倍的高年级学生打得胃出血,一个身体干瘦几乎一阵风能吹走的六十岁老头,可以双臂平端上面装了两百斤小麦袋子的独轮推车,一个在少林寺呆了一年被赶回来的顽皮小子,一脚能将五十斤地沙袋踢飞五米远,一个京城卫戍部队地侦察兵。 可以一脚崩断筷子粗的钢筋。
这不是真功夫。真不知道什么才是了,而这些还都是边边角角的零碎,到了这个时代。李景林敦促国府创办“中央国术馆”,然后在陈晓奇邀请下提前到了山东创办“山东国术馆”。并凭他地名声、人脉,请来了杨澄甫和“神枪”李书文,并他们亲传弟子一大帮来山东交流坐镇,开馆授徒,更发出帖子。对全国武术界的高手发出倡议,到山东济南来创办武馆。共襄盛举。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凤凰。陈晓奇下本钱在千佛山下,紧挨国学堂和大学城地地方,建立了一大批的依山傍水好庭院,弯弯曲曲的顺着山势往南延伸,足够好的环境和足够大的空间,免费提供给那些全国文明地高人前来开馆,即便是他们自己不亲来,派得力弟子来也是可以的陈晓奇更提出,天下武学当传承不断。振奋国民精神也非是一日之功。诸位高人创立地武学不可失落,因此建议他们亲自示范并拍摄照片和胶片。进行收集整理保存为要,其秘传绝学尽可自保亲传,不加轻授。
如此做得目的,是要令这些向来口传心授的秘密师徒传承武学有一个保护的机会,否则以这个时代人的流动性之大,不定什么时候一个手抄本的丢失损毁就造成一门绝艺的失传,诚为可惜也!
更深一层的考虑,是真的对中华武学进行保护,陈晓奇深知在历年动乱之中,光是日本人就不知道从中国弄去了多少的典籍,他们凭借大军枪炮围杀武术人士,搜刮逼取武术精要,这才有后世日本武术界在50年代后地辉煌崛起,这个绝非偶然地。\\\\\
俗话说,穷学文富习武,学文只要有师傅领进门把字认全了学会断句解文就可以自修,但是习武就不一样了,光需要的药材、设施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习武之人饭量巨大,这时代地一般家庭根本供应不起,所以才有这个说法。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习武之人本身并不富裕,也不善于整治产业,因此多半被人聘请去当教头教师,以此谋生,再不然便是收一些佳徒来奉养,否则若他们整天关心衣食住行的,这修行也高不到哪里去。
陈晓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资财摆下这么大的阵势,并出重金在济南开设擂台赛,将后世的自由搏击比赛运营手段引进来,在济南设立世界武术争霸赛的大擂台,以此来引导民间的高手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