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婚后不久离家出走,因为勤奋刻苦,几年后作了官,衣锦还乡。薄暮时分,路见一貌美女子,心动了,便上前调戏。回家后大吃一惊,原来被调戏者竟是自己妻子。妻子见日思夜想的丈夫竟变得如此花心,投江而死。
县令知道李白在讥讽自己,更是怀恨在心。终于找了一个理由,把他辞了。
李白继续赶路,故乡近在眼前。他又看见那块像牛的石头。小时候有多少回骑在上面,还拿了根“鞭子”,抽打牛儿,口中喊着“驾驾驾!”
李白还作了首诗:此石巍巍活像牛,埋藏是地数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似汗流。芳草齐眉弗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好一句“天地为栏夜不收”,够大气。据说此石藏于李白纪念馆。这一切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秋风萧瑟,草木凋零,寒气逼人。当年栽的嫩竹已经长得比房屋还高。李白健步进门,一只狗对着他狂叫。
“小白,小白,你怎么不认识我了。”连唤数声,那狗方认出主人,摇着尾巴,在李白膝下蹭来蹭去,无比亲热。自己的居所壁上长满青苔。推开门,一只大蜘蛛正在结网。拂一拂床,有大老鼠惊跑而走。看一看抽屉,蛀虫逃蹿。
家中人知道李白回来了,都异常高兴。烹羊宰鸡,佳肴满桌。李白的母亲见儿子有风尘之色,且又消瘦了不少,不停给李白夹菜。
李母爱怜的问:“你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回来一定要好好补一下。给娘说说这一年多你是怎么过的。”
李白回答:“我先跟赵蕤老师学习,赵老师博古通今,他的《长短经》更是一部有关王霸之学的奇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李白扒了口饭,继续说道:“然后我出游成都,在途中遇到一贵人。你们猜他是谁啊?他就是兵部尚书苏廷,现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他看了我的文章,很是欣赏,说要向朝庭推荐我。谁知这时出来一狗官打断了我们的谈话,还将我赶了出来。哎,从此再出没见着苏大人。”李白又讲了访李邕吃闭门羹的郁闷,游峨眉的舒畅,还有广浚和尚弹琴技术的高超。从言语当中,李母还是听出了淡淡的哀愁。
李母说:“我儿不必心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李客接口说:“是啊,不要泄气。是金子总要发光,只争早与迟。”李白稍稍宽心。家人为他整理好房间,李白享受着家庭的温馨。
李白修道成仙的愿望日益强烈。其诗云: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从中可见其决心之大。除了读书外,便在附近的灵山秀水访仙求道。
戴天山有个道士,很有名。李白决定去拜访。戴天山在江油太华山,大匡山后三十里外,为岷山山脉的主峰之一,拔地而起,孤峰秀美。其下有“鹿藏坪”,是个修道的好场所。时值春天,桃花带露,娇美无比。树林深外,时有野鹿经过。一株株挺拔的野竹,插入云中。然而钟声不闻,道士未归。李白不由惆怅万分,写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在,愁倚两三松。
李白又去拜访大匡山中姓雍的道士,可惜又未遇见,遂作《寻雍尊师隐居》一诗。
时间过得飞快,李白已经24岁了。李白心想: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就此终老山林,岂不白白来到世上?我当游剑江湖,拜访名流,求取功名。寺中僧侣、邻里乡亲都舍不得让李白走。
李白心意已决。临行前,李白把故乡故景看了个够。站在山峰上,只见旭日东升,云蒸霞蔚,碧峰如染。绿藤老树,随风轻摇。山间小路上,猎户带犬。僧人洗钵,惊走白鹤。多么迷人的景色,可惜我就要离开了,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于是漫成一首《别匡山》: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亲朋好友俱来相送。李母为李白理好衣襟,牵住李白的手,忍不住落泪:“儿啊,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李客说:“万事小心。”
李白点点头,说:“我会的。妹妹,替我照顾好二老。”李白与众人挥泪洒别。父亲还给李白请了一个精明能干的书童灵儿。带上盘缠及琴剑书籍,向成都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