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有些理不清这些个头绪,可是叔孙通和刘邦培养起来的刘盈却门儿清。
在有刘盈在的朝堂上,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说的话负责,这时候再没有人敢在没有多少头绪的情况下像无头苍蝇一样嗡嗡乱讲。
刘盈见众人不说,他问了下方的周勃,“太尉如何看待这件事?”
那周勃只一句话,“打回去,一定要打得匈奴满地找牙不可。”
陈平听了,知道这就是一句废话,要是能打,早就打了,何必还用等到现在。
以前在刘邦身边时,陈平专门看了皇室的内部藏书。
那被后世批得体无完肤、十恶不赦的夏桀和商纣之流,无一不是相当有可取之处,只因为在兵事上的失利,然后就一溃千里,身死名裂。
因此才有了后世的“兵者,国之大事也”之说。
没有绝对的把握,或者在不得不作为时,稍微有点常识的君王都不会轻易启动战争这柄双刃剑。
陈平看了看萧何,他不动如山,不发一言。
再看向龙椅上的刘盈时,他的那微冷的眼神的余光看着自己,陈平情知躲不过,而且在回宫的路上已经和刘盈商量好了的,只管按照既定的结果走就是了。
陈平站了出来,问周勃道,
“敢问太尉,攻打匈奴,由谁领兵?”
周勃:“太尉我还有灌婴、樊哙都可以。”
说了等于没有说,早在刘邦征讨英布前,刘邦就已经分析过,灌婴和樊哙无帅才;那个周勃和韩信还有英布、彭越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他不是英布的对手。
连英布都打不过,他又怎么敌得过在马背上生马背上长的匈奴呢?
都是臭气一般的话。
陈平又问道,“敢问太尉,打到雁门时你作何对策?”
周勃:“向前推进。”
——“打到白登时太尉又作何应对?”
陈平的这话很毒,已经很有暗讽的意味了。周勃的军事才能在刘邦之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连刘邦都吃了亏,更何况是周勃?
更进一步说,那匈奴居于茫茫大漠之中,和大汉完全不一样,他们带着流动的帐篷,驱赶着牛羊,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
且大汉对匈奴的地形地貌还有兵力内政差不多完全不知。一旦出了雁门,以汉军现在的军力,连打探匈奴兵在哪都成问题。
以汉军现在的实力,还没打仗,光情报就足以把汉军拖向万劫不复之境。
不用陈平直接说出来,周勃这个军事大才就应该完全听得懂陈平的弦外之音。
高手过招,大多不用闹到面上来,陈平的话把周勃噎得满脸通红,大概是他觉得有些下不来台,有些恼怒地说道,
“那曲逆侯倒是给个主意,匈奴的这封战书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