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石头村传> 第33章 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 2)

那么,解决这个如同拯救地球、消除环境污染一样的宏观难题的出路在哪里呢?世界把目光转向了“东方文化”,转向了历久弥新的积淀深厚的中国文化。如同环境工作者提出“只有一个地球”一样,我们是否可以套用说“只有一个天堂”:那就是使我们生存的每一寸空间和每一寸空间的每一段最微小的时间都充满和谐和欢乐,这等于问:有没有办法使污染的河水重新变得洁净呢?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一一只要方法得当。这方法之一,便是国学中的中华禅学一一禅宗六祖文化,一种使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变得宁静和谐的中国传统智慧。

试对禅文化作些深入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六祖惠能,其禅学思想精华是启迪智慧,净化人心。禅学的豁达是通向内心和人际和谐的坦途。

禅学是这样一种“大道”,它教导每一个人:世界便是我,我便是世界,世界美好我也美好,世界痛苦我也痛苦,人人都应该宁静地生活,自自然然地生活,如鱼在清水里,如云在蓝天上,如花盛开在阳春三月,如雪飘落在寒冬,顺乎自然、宁静地生活,与天空、与大地、与人、与动物、与静物和平相处,和谐得如同鱼与水、云与天。

如果人人心如明镜般通透,如湖水般平和,如高山般安祥,那么,上面笔者列举的困扰着几乎每一个现代人的哪些无时无地不在的难题,也就被不知不觉地消除于每一个尚末萌发根芽的初始状态之中了。但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竞争激烈,人们的妄想执著更为强烈,人心一念之间,就可以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两重天地。下面,举一例子加以佐证:

有一位才华出众、成绩突出的青年,由于他不善于拉关系,跑官要官,因此,不但在原单位升职没有他的份,而且还被交流到一个偏远的山区镇。于是他抑郁、悲愤、消沉颓废。为消愁解闷,他未到新单位报到前,只身外出游览了几处名山大川。但游客们的谈笑风生没能激发他的兴致,反而更令他落寞感叹;青山绿水,在他的眼里全无灵气与生机。他万念俱灰,决定最后去一座偶尔听知却不大出名的山,不为了观赏,只为选择一个不为亲朋所知的地方结束生命。到达那座山时,他惊呆了:光秃秃的山,只有几座简朴的古寺,哪有风光!却见游人如织,一律虔诚地顶礼膜拜。他从未到过佛门,觉得这些人的行为不可思议,便好奇地问他们为何来此山。尽管答说不一,但都表达了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他又问寺里的师父:出家人追求什么?师父说,出家人不求什么。他既震惊又疑惑:人人都有希望,我却万念俱灰??我应该怎么办?

后来,他无意中在那间古寺看到一本《六祖坛经》,于是,身不由己地翻开看了一遍。出乎他的意料,他竟然从中幡然顿悟,毅然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他说:“是博大精深的禅文化使我明白“看破、放下、自在”的禅机妙理,助我越过满目苍凉,转入了一片充满生机的新天地!”。

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在国破亲离中的悲怆。因为感时伤世,所以诗人因情生境,看到花也觉得“溅泪”,听到鸟鸣也觉得惊心。从心理生发机制上说,这和上例那位青年因万念俱灰而满目苍凉是一致的。

众生因妄想执著,为种种境所迷,心为追逐而流转。因贪、瞋、痴不断,就有喜、怒、哀、乐,迷时境转人,悟时人转境,境由心生和因境生情,都说明了人心的难以调治。

禅文化则正是疗救人心的一剂良方。有的人“一叶悲秋”,因为恐惧生命的短暂,耽虑人生中的失落;而禅文化可以从一片落叶中感悟出生命无常、万法皆空的真谛。古人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实是出于人生苦短、追求不足的无奈;现代叶剑英元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诗句,则反映出一位生命充实、胸怀豁达的智者豪迈的情怀。所以说,迷时境转人,悟时人转境。

对此,处于失意、迷茫中的人们,应该多抽点时间研读一下《六祖坛经》,从博大精深的禅文化中去感悟、顿悟人生真谛,从而去把握自己。在这方面,本人有较深的体会:

本人于2002年从新兴县党政机关调到县文联,开始很不习惯,要车无车、要钱无钱,待遇又差,当时很有情绪,甚至说领导居然把一个党培养多年,在首届广东省党校政策研究干部研修班专业毕业、有着10多年从事政策研究经历的研究生调到那无法发挥专长的弱势群体,真是乱用人。后来通过加入广东新兴县六祖文化研究会,开始研究禅文化。自此,虽处凡尘也能脱却俗念,保持一颗平常的“真心”,以恬静、祥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随遇而安。从过去为领导代笔写“奉命文章”转变为撰写新闻、文学类和经济社会类论文。仅2003至2008年,就在中央、省、市等各类报刊发表了600多篇文章,获奖20多次。其中,论文《论新兴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深化策略》,获2005年度“广东省优秀论文一等奖”、《论禅宗六祖文化在共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入选《禅宗六祖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并以资深学者出席2008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研讨会;调查报告《依靠科技进步促企业三上》获2006年度“全国社会科学理论实践成果一等奖”;小说《意料之外》获2008年度“全国文学作品评选优秀奖”,从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主任仔”成为一个在县内外,乃至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资深学者。由于时有一定份量和影响力的作品在中央、省、市等各类报刊发表,特别有关经济方面的论文在《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论坛》发表,引起该中心的关注,2006年被该中心吸收成为高级研究员,还被授予“2008年度中国百名行业风云人物”称号;主要业绩也被全国和国际优秀论文评(组)委会特别提名推荐,免费入编全国和国际大型权威辞书《中国当代名人录》和《世界名人录》。

上从上述例证中可以看出,现代人虽处名利凡尘也能脱却俗念,保持一颗平常的“真心”。以恬静、祥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就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可以做到“失意不失志,得意不忘形”,就可以领悟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过:“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我们相信,超越“满目苍凉”的境地,人人都可以进入“一片生机”的新境界!

这便是国学中的中华禅学一一六祖文化,对现代人有用之所在。

套用两句古语加以修改创新,禅学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你、我、他,正所谓:古禅不知今时人,今人可用古时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