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第六十七章 设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设宴(1 / 2)

 太阳逐渐偏西,夜幕慢慢降临,热闹了一天的楚府,也重新恢复了平静,只留下满地的花红纸屑表明,喜庆之意尚未散尽。

“游学?”书房之内,楚洛轻微皱起了眉头。

“胡师说,让我不必急于参加贡试,先到各地游学一段时间,见识一番,开拓心胸,磨练自己,过两三年再参加贡试也不迟。”楚俭慢慢说道。

自古以来,古代就非常重视游学起到的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古训。

不过那时是因为交通与地域的限制,与人交流不便,不能更好的学习知识,这才形成了游学的传统,如今却不一样了,东京汴梁城是大宋朝的国都,城内汇聚了各家各派的名士大儒,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可以上门拜访请教,或者在他们开课讲学时去旁听,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很少人再会去游学了。

“胡中舍可曾指定你要去什么地方吗?”沉吟了片刻,楚洛轻声问道。

“胡师让我去山东孔圣人的故乡瞻仰一番,然后取道泰山,拜在孙学宗门下学习。”楚俭回答,眼睛里闪过一丝犹豫不决之色,毕竟还有几个月就要开始贡试,少年得志的他,心中何尝没有几分望想,希望可以金榜题名,进士及第。

如今胡瑗却让他去游学几年,哪怕楚俭再怎么尊师重道,面对这个选择,心中迟迟决定不下来,所以要听取楚洛的意见。

“当年胡中舍也曾经在泰山求学,经过十年苦学,最终才学有所成,为人所知,如今让你在泰山最有名望的隐士孙复门下学习,可见他对你的期望很高。”楚洛沉声说道,心里也感到有些为难,理智告诉他,以楚俭现在的才学,得中进士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又能抱胡万分之一的希望,真是矛盾之极。

“胡师说过,孙学宗是他的同门师兄,无论是才学与品性都比自己强,只是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后,名利之心也淡了下来,如今在泰山中潜心研究学问,成就恐怕更大,我若是能在泰山苦心求学几年,以后的前程……。”楚俭声音慢慢低了下来。

“俭儿,为父是过来人,明白科举之艰辛,当年我二十二岁得中举人,意满志得参加贡试,认为自己定然金榜题名,可惜事与愿违。”楚洛轻轻叹息,继续说道:“几次不中后,若不是你大伯鼓励劝慰,恐怕我早就毫无信心了,十年时间,我考了不下五次,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清楚,希望你莫要步我之后尘。”

宋朝前期,科举制度还没有完善,一两年就有一次贡试,有时候还有皇帝亲自主持的恩科,直到宋英宗时期,才确实三年一次的科举,沿用到清末。

“那父亲的意思是?”楚俭深深吸了口气,让自己悬浮的心平稳下来。

“你如今已经长大**,此事关系到你以后的前程,为父一时之间岂能贸然下定论。”楚洛认真说道:“不过,俭儿,我要提醒你,你祖父三十六岁中进士,你大伯三十岁,为父三十三岁,你三叔要比我们强,二十岁中举人,却没有急于参加朝廷贡试,而是在家苦学八年,二十八岁就金榜题名,进士及第。”

停顿了下,楚洛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虽然不想承认,你三叔确实比我们两个做兄长的强,日后的前程也定然比我们走得更远。”

“俭儿明白了。”楚俭眼睛里闪过坚定之色,明白了楚洛了暗示,楚潜正是吸取了他的教训,没有急于求成,这才一举进士及第,这可是经验之谈。

“俭儿,古之圣训,欲速则不达,你要仔细体会。”楚洛满意说道。

“紧记父亲教诲。”楚俭起身恭敬拱手说道。

“啪、啪、啪。”书房门外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在楚洛的示意下,仆役推门而进,施礼之后说道:“开封府送来请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