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彩笔撼江关,
数子声名天地间。
讵料文章遭贝锦,
偏教冰雪炼朱颜。
廿年苦语三更尽,
万里流人二月还。
不信娥眉真见赎,
感恩我亦泪潺湲。
“二十三年,故友依旧,若非诸位年兄慷慨相助,四处奔走,吴某如何能得出牢笼?从那宁古塔苦寒之地返回江南,还请诸位年兄受愚弟一礼,千言万语,只在这一杯酒里,吴某先干为敬。”
姑苏,红豆山庄,年仅四十八岁的苏州才子吴兆骞强忍着几乎流到脸颊的泪水,端起面前的酒杯就是一饮而尽。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吴兆骞这泪不是伤心的泪,而是感动的泪。
吴兆骞是姑苏吴江人,字汉槎号季子,其家族也是苏州有数的名门望族,甲申之变,胡骑飞渡,江南文人领袖钱谦益因水太凉、头皮痒,率先薅发投清,江南士绅望风景从,苏州吴家也不甘人后,把头发一剃也当了大清的顺民,年仅十岁的吴兆骞自然而然地就跟着自家长辈剃了发。
当顺民好啊,当顺民不光能保有家业,还可以参加科举,运气好还能在新朝混个官职,光宗耀祖。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啊,人有旦夕祸福,打小就接受新朝思想教育的吴世骞在二十五岁那一年,也就是清顺治十四年,抱着学而优则仕的态度,踌躇满志地参加了江宁乡试,可他万万没想到会卷入科场舞弊案,亏了家里使了银子,再加上他在江南士林略有名声,这才免了死罪,被发配到宁古塔。
二十五岁,正是风华正茂,求取功名的年纪,吴兆骞却只能困在辽东苦寒之地蹉跎岁月,他也曾怨过,也曾恨过,可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对皇帝不满过。
天地君亲师,君父、君父,皇帝就是天下人的父亲,也是他吴兆骞的父亲。
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皇帝纵使处事不公,也是被下面的奸佞小人蒙蔽的,果不其然,就在今年年年初,顺治朝主持江宁乡试的宜昌阿在广东逼反尚之信,皇帝下令彻查其罪,和他同年的陈维崧、宋德宜趁机上奏朝廷,又花了两千两黄金疏通关系。
皇帝果然从善如流,替他平反昭血,还特旨着他到大学士明珠府上做了幕僚,此次他返回苏州,就是从明珠一起南下时,特意回乡探亲。
“季子兄何故感怀?我等份属同年,本就有通谊之情,如今你得出牢笼,又在明相府上高就,幡然翱翔之日不远,应该高兴才是。”https://
今天做东的主人钱孺怡见吴兆骞掩面流涕,不免劝慰起来,他本是明朝弘光朝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清顺治朝礼部侍郎钱谦益的小儿子,因其父暮年和明朝延平王郑成功有所勾连,故钱孺怡虽然有些才名,而且还是举人,却一直未能入仕。
此次在红豆山庄设宴招待吴兆骞,也是为了和吴兆骞和陈维崧沟通沟通感情,因为他已经收到江宁巡抚余国柱要在江南搞清欠,以筹集钱粮应对两广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