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上,赵匡胤坐在龙椅上,身旁太监宣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文武官僚均无事上奏。
赵匡胤站起身来,缓缓走下台阶,道:“朕昨晚一夜未曾安眠,众爱卿可知为何?”
众官员无人回话。
宰相范质心道:“莫非皇上因为昨日受到惊吓,以至夜不能寐?”心中这么想,嘴上却不敢说出口。
赵匡胤道:“朕害怕!”
群臣闻言,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回应皇上。
赵匡胤又道:“如果众爱卿以为朕是被那支冷箭所吓,那就大错特错了。”说着转身登上台阶,回到龙椅上坐下。
范质暗暗心惊,忖道:“还好没有妄自猜测皇上的心思。”
这时,右谏议大夫、枢密使直学士赵普站了出来,拱手道:“恕微臣斗胆,微臣以为,陛下定是为有人反对您而忧心。”
赵匡胤看着赵普,不动声色,淡淡道:“赵爱卿,大可详细说来。”
赵普道:“微臣才疏学浅,自比不上列位大人见多识广。但微臣不惧嘲谑,愿当众聊表谬论。自陛下登极以来,时日虽短,但治国有方,深得民心,然则天下看似太平,却也暗潮涌动,不可不防。”
赵匡胤站起身来,朗声道:“朕派使者去潞州加封李筠为中书令,不料李筠先是将使者拒之门外,后来才接待了使者。李筠还当着使者的面拿出周太祖的画像痛哭不已,众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群臣闻言,不禁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赵匡胤扫视大殿中的文武官员,正想听听他们有何话说,只听赵普说道:“陛下深谋远虑,自是早有对策。微臣以为,陛下登极未久,不宜动兵。潞州节度使李筠素以勇猛著称,又在地方经营长达八年,朝廷不应轻举妄动。”
赵匡胤道:“此事,当再议。”当下留下赵普,命百官退朝。
众官员退去之后,赵匡胤走下台阶,说道:“爱卿,你我虽是君臣有别,但更有手足之情。文武百官之中,唯独你能忠心进谏,你说说该如何对付李筠?”
赵普道:“陛下不如将他的儿子调到京城来。”
赵匡胤点了点头,道:“甚好!”
赵匡胤当即命人前往潞州传达圣旨,调李筠的儿子李守节速来开封任“皇城使”。
接到圣旨,李筠心下暗喜,忖道:“正可借此探听朝中动向。”
李守节却对李筠说道:“父亲,我这一去,只怕再也回不来了。”
李筠道:“你放心的去就是了。为父兵强马壮,谅那赵家小儿不敢将你怎样。”
不论如何,圣旨已到,谁敢违抗?李守节只得火速启程,赶往开封。
李守节到达开封,赵匡胤亲自接待,一见到李守节,赵匡胤便叫他“太子”。李守节吓得面如死灰,当即跪下,不住磕头。
赵匡胤笑着将李守节扶起,说道:“我知道令尊对我颇有意见,我也不会扣留你,但愿你回去能够说服令尊,大家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