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北宋大法官> 第六百零二章 种税得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二章 种税得税(1 / 2)

 尴尬!</p>

这真的是非常尴尬啊。</p>

当初检察院的介入,令他们这些官员可是感到怒不可遏,只觉这尊严受辱,自己的权力也受到打压。</p>

但是,却给他们带来了财运。</p>

让滞销的盐债开始动了起来。</p>

这是多么的讽刺啊。</p>

话说回来,其实国家赚钱无非就是两手,权力和诚信。</p>

当然,这权力始终是根基,国家任何赚钱的手段,都是要基于权力,但是诚信将是这个政权能够延续多久的指标。</p>

诚信度越高的政权,就能够延续更久。</p>

而一个没有诚信的政权,其实跟草寇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p>

因为当你失去诚信后,你只能用刀枪去敛财,无法依靠其它手段。</p>

而这就是张斐的公检法经济理论,也是他说服赵顼推广公检法的一个重要理由,其实赵顼也是要财政,那么要打动他,必须还是得从这经济着手。</p>

公检法虽然不涉财政,但是却能给这个国家带来信誉,而信誉可以转化为更多利益。</p>

此时此刻在河中府就正在上演着这一幕。</p>

不过韦应方他们还是不大相信,也不愿意去相信,于是纷纷乘坐马车赶往提举常平司。</p>

这提举常平司简称仓司,其实就是将之前的常平仓给升级成为一个超级财政官署,而目的也就是服务于新政。</p>

这新政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要介入民间买卖,加强国营经济,用理财之术,为朝廷聚敛更多的财富。</p>

故此,之前元绛还对这个官署进行过一番改造,使得提举常平司更像似一个商铺,而非是一个官署。</p>

此时此刻,这番改造终于派上用场,至少可以同时应付多位客户,其效率也大大提高。</p>

当韦应方他们赶到提举常平司时,见到里面坐着不少人,全都是河中府有名的富商,其中又以盐商和钞商为主,同时还有大量的胥吏在那进进出出。</p>

这些官员可以对天发誓,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勤劳的吏。</p>

难道是因为官府决定给他们发俸禄?</p>

不应该啊!</p>

发放俸禄的代价,是减少他们的额外收入,甚至与减小他们的职权,这不满官吏是大有人在,不应该为此而更加努力。</p>

而卓群的一番话,令他们恍然大悟。</p>

他们将得到其中千分之五的提成。</p>

也就是说,一百万贯的盐债,其中五千贯是属于他们的。</p>

关键,没有多少人与他们竞争,只能是不断地内卷。</p>

他们能不努力吗?</p>

能不殷勤吗?</p>

就连那些商人都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尊重,谈着谈着,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官署,更像似在一个商铺里面。</p>

“这...这是一份契约吗?”</p>

一个胖墩墩地中年男人,掂了掂了那份厚厚的契约,不可思议地说道。</p>

旁边一个胥吏道:“这就是一份契约,是咱们元学士从京城带来的,听说京城那边都已经是采用这种契约,目的也是为了迎合公检法。”</p>

“公检法?”</p>

中年男人顿时眼中一亮,兴致盎然地问道:“这话从何说起,这契约和公检法有何关系?”</p>

那胥吏心里非常清楚,他们这些人不相信官府,更相信公检法,是非常耐心地解释道:“以往这些纠纷,大家都是私下解决,可自从公检法出现后,大家更愿意上皇庭打官司,阁下应该也去皇庭看过?”</p>

中年男人一个劲地点头。</p>

河中府的富商全都去过,百姓基本上也都去过,而且这人是越来越多,因为最初还是有不少百姓对官署感到恐惧,不愿意沾边,但现在的话,皇庭的审桉就是一个娱乐项目,有空就去看看。</p>

那胥吏又道:“因为皇庭就只认白纸黑字,故此很多问题就必须写得非常清楚,到时若有纠纷,去打官司的时候,大家就都有法可依。</p>

你看这契约上面都还写着继承方式,若是购买这份盐债的人遇到意外,到底传给谁。如果没有指定的,那就按照继承法来算,有指定就按照指定来算,你甚至可以写很多位继承人,当第一个无法继承时,我们就会算第二个。</p>

还有,如果盐池遇到天灾,官府是可以免息,推迟偿还的,这些可都是写得非常清楚,若有纠纷,去打官司的时候,该如何处理,也都是一目了然。”</p>

“原来如此。”</p>

中年人点点头,道:“如此说来,那我可得一字一句的看清楚。”</p>

“那是必然。”</p>

“可若不识字的,那该咋办?”</p>

“这可以找人来帮忙,你看那边,就有人请了耳笔来帮忙审视。”</p>

“这不应该找牙人么?”</p>

“这我倒是不大清楚,也许是因为牙人就只管买卖上的事,但是这其中可是涉及到律法,许多人还是更愿意找耳笔,问得更清楚一些,知道那些条例是有利于自己,哪些条例是有利于官府的。”</p>

“也...也对,那我也得请个耳笔来帮我分析一下,这可不是小买卖啊!”</p>

“当然可以。”</p>

......</p>

门前,一个胥吏朝着一对父子拱手道:“恭喜徐员外购得我司盐债。”</p>

“同喜!同喜!”</p>

“徐员外记住了,若是这盐债契约有失,可立刻带着户籍来我司办理手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p>

“是是是,我记住了。若无其它事,我们父子就先告辞了。”</p>

“慢走。”</p>

......</p>

出得门去,那儿子便向父亲问道:“爹爹,咱们是不是买得太急了一点,这盐债得三年到期,这三年期间,谁能知道会发生什么,官府到时不认账怎么办?”</p>

那父亲却是笑道:“官府要不认账,这一年跟三年是毫无区别,因为这盐就是掌握在官府手里的,无论如何,你都得向官府去购买盐钞。”</p>

那儿子道:“可若是盐钞的话,随时可以兑换,这风险相对小一些。”</p>

“风险是小一些,但是与这年限没有多少关系。”</p>

父亲摆摆手,“而是因为如今有公检法的存在。你看之前那些关系户,不都被公检法给惩治了一番,那些官吏不也老老实实认罚么,故此才会有这么多人来买这盐债。但是咱们若买三年的债务,这利润可是要高不少啊。”</p>

“都是一样的价钱,利润怎么会高不少?难道爹爹是指那些利息?”</p>

“你小子这些年毫无长进啊!你想想看,解盐的产量是有定数的,每年就只产那么多,如今这一百万贯全都是三年到期,而购买盐债的人,不是一定就是盐商,到时候一百万贯盐是锁在盐债里面的,这盐价必然上涨,那么盐债自然也会跟上涨,到时咱们直接出售盐债就能赚一笔,再说这期间还有利息,这利润可是要高不少啊!”</p>

“原来如此,难怪方才那些人,都是要求到期,以盐偿还,没有人要求偿还钱币。”</p>

“你小子现在才想明白啊!”</p>

......</p>

敢来河中府做买卖的商人,都是具有一定冒险精神的,在这里要面对的困难,远比京城多得多,同时他们中也充满着投机倒把主义。</p>

当时官府发放盐钞才多久,就有人专门贩卖盐钞赚钱。</p>

这些钞商、盐商,早就瞄上这盐债,他们都认为买三年后的盐,比买当下的盐,要更加赚钱。</p>

原因很简单,你现在买盐,你不知道朝廷有多少盐,又卖了多少盐,但是三年后的盐,你能清楚的知道,有一百万贯盐已经卖出去,而盐的产量是不变的。</p>

三年后的盐必然是会涨价,也具有更多的操作空间。</p>

因为他们有三年的工夫,去操作三年后的盐,将这价格给炒上去,再加上每年还有利息,只要官府不赖账,这一笔买卖的利润更大。</p>

他们之前一直没有来买,就是在计算这其中的风险。</p>

然而,随着检察院的介入,这其中的风险是大大降低,因为商人更加信任公检法。</p>

当然,最最最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因为官府垄断着盐,商人到底也只能向官府购买,除非你不做这买卖,否则的话,这风险是必然要承担的。</p>

.....</p>

然而,盐债的发售,也带动另一个行业,那就是皇庭门前的书铺。</p>

由于新契约的出现,以及盐债涉及数目之大,关键他们现在都要依靠法律来维护权益,商人们都是自主去找耳笔,帮他们分析这盐债的契约,而如今皇庭门前的书铺,全都是京城来的耳笔开的,他们对这种契约交易,已经是驾轻就熟,口才也非常了得,于是商人们又将其他交易契约也都交予书铺拟写。</p>

这对于初来乍到的书铺,可真是一个美妙的开局。</p>

这有得必有失,这也严重打击了牙行。</p>

原本这些全都是牙行干得活。</p>

显然,现在的牙行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他们对律法的熟悉,是远不如耳笔和茶食人的。</p>

其实在之前许多的桉例中,也涉及到很多牙行,什么欺民霸市,弄虚作假,但是张斐一直没有找他们清算,其目的就是要借用书铺去慢慢取代牙行这部分的买卖。</p>

这一切,官员们都看在眼里,心里也非常清楚是怎么回事,但他们可不会将这其中的真实原因说出来,那岂不是证明公检法有利于他们的治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