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苏任就带着家人游长安,闭口不提去见皇帝的事情。·眼看着天就要黑了,苏任带着一家人回到长安的家,安顿好了之后,这才出门去建章宫。</p>
苏任来的时候,刘吉庆就在宫门口站着,脸色不好:“苏将军的架子可真大,奴才在这里足足等了一日,苏将军的长安行可尽兴?”</p>
“还好!”将手里的纸包扔到刘吉庆怀里:“路过卤肉店,觉得不错,就买了些,让人切了送到宣室,我要与陛下喝酒!”</p>
刘吉庆苦笑一声,将纸包递给身后的内侍,闪身让开路:“苏将军请,陛下可等了您一天了!”</p>
晚上的皇宫,苏任还是第一次来。阴森恐怖来形容最贴切不过,长长的甬道只有五尺宽,两边是几丈高的墙,白天走进来都有些压抑,更不要说晚上,几个内侍提着灯笼走在两边更增加了几分诡异。因为是晚上,甬道两边的各家宫门早已关闭,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声音,一声野猫叫声,让苏任浑身起鸡皮疙瘩。</p>
只有宣室中透出来微微的亮光,御林军精神抖擞的站在门外。刘吉庆看了苏任一眼,苏任停住脚步,看着刘吉庆进去禀报。</p>
“让他滚进来,竟然让朕足足等了一天!”宣室中传来咆哮,苏任能看见那几个御林军向他投来同情的眼神。</p>
苏任要进去的时候,正好碰到捧着托盘过来的内侍。苏任看了一眼,就是他带来的酱肉,便伸手接了过来。内侍吓了一跳,跪在地上看着刘吉庆。刘吉庆没说话,内侍这才慌忙退了下去。宣室中就刘彻一人,桌案上放着厚厚几摞奏折,刘彻趴在桌案上被奏折遮挡了身影。</p>
刘吉庆没有跟进来,站在门口示意里面的小内侍出去,然后自己轻轻推出去将门关上。·他很清楚皇帝绝不是生苏任的气,这么些年陪在皇帝身边,从先帝到现在皇帝,刘吉庆有这样的自信。</p>
苏任将托盘摆在店中小几上,用手捏起一块塞进嘴里,漫步过来伸长脖子看刘彻批奏折:“荆州水灾?还死了那么多人,那个太守该杀!”</p>
刘彻翻了个白眼,三两下将奏折写完,重重的合上:“荆州水患皆因江河太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再往江陵地区就更严重,朕就奇怪了按理说你的江苏城实在沼泽之上建城的,怎么就没听过水患之事?”</p>
苏任笑了一声:“江苏城在建造之处就用石料为底,生生比周边高出一丈,何况我还疏通河道,并将鄱阳湖修整过,建造江苏城的基础花费比建城贵了一倍,这就是没有水患的原因。”</p>
“难道要朕下令将襄阳、南阳几城重修一遍?”</p>
苏任连忙摇头:“臣绝没那个心思,何况陛下现在的心思也在北面,不会将国库的钱用在这地方,再说翻修荆州城池也不是一件小事,十万百姓需要重新安置就是够整个朝廷忙的,与其用这些事情绊住陛下手脚,不如疏通河流划算。”</p>
刘彻慢慢起身,绕过几案走到苏任摆好的吃食的小几旁坐下来,伸手抓起一块卤肉塞进嘴里,砸吧两下:“不错,应该是柳条巷牛老汉家的,这时候应该再有一壶酒就好了。”</p>
苏任自觉地坐到刘彻对面,变戏法般拿出一壶酒,刘彻伸手抢过来,对着壶嘴狠狠灌了一口,长出一口气:“舒服!好久没有这样喝过酒了,只可惜就一壶,朕何日才能没有这么多事情烦扰,想当年……”</p>
“停!”不等刘彻把话说完,苏任伸手阻止:“别抱怨了,皇帝就要有皇帝的自觉,既然享受了误伤的权利那就要付出相应的责任,孟子有句话叫鱼与熊掌不可见得,就是这个道理。·”</p>
刘彻呵呵笑了两声,放下酒壶:“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着也,孟子教人向善的话你都理解成这个样子,看来你那个岳父所言不需,你就是不学无术一知半解。”</p>
苏任道:“学问是靠自己理解的,一句话我理解是这样的意思,别人理解成那样的意思有什么奇怪?若天下人都是一样的理解岂不是一点意思都没有,更谈不上进步。”</p>
“这就是你创办楼观书院的初衷?”</p>
苏任摇摇头:“楼观书院乃是陛下的书院,我就是个看门的和弄钱的,我走了一年书院依旧正常运转,我相信哪怕我死了书院也一样平安无事!说起楼观书院,陛下这一年多有没有去过?”</p>
刘彻点点头:“去过几次,本打算听听你弄来的那些先生教的都是什么,却被你的岳父轰了出来,看在你的面子上朕忍了,若放在当初他绝没那样的胆子。”</p>
“哈哈哈……”苏任笑的很放肆:“没想到,真没想到,我岳父竟然都敢轰陛下了,看来教训我他没一点压力。”</p>
刘彻也笑了笑:“不过,朕还是知道的,书院中虽然不能教出来博学大儒,却能在某一领域独领风骚,就拿韩安国来说,此次马邑之战,手下不少都是他在书院的学生,从军械补给到作战计划制定,韩安国省了很多心,这才保证马邑之战的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