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设防,面对着又是可能从任何一个方向上,会出现的敌方装甲集群所发起的攻势,不着重加强己方防御力量的积极主动性,一定会是个致命错误的。
所以,深知己方的生命安全线就是在距离指挥部两百米处的廖越星,必然会将自己大部分的兵力部署在这里,以保证此处的防守不容有失。
而本可以合并为一道的防线,却宁可分开设为两道,就是在有意地弱化此处的重要性,避免给士兵们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士兵们在看待同一事物时,考虑问题的角度与自己相比,一定会有着不小差距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关于如何让士兵们在临战对敌时的保持心态稳定,就是廖越星不得不进行考虑的问题。
能否妥善解决士兵可能会因为极度悲观或是高度恐惧等心理压力因素,而导致出现的在心态和情绪上陷入崩溃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考验着一支部队的指挥官应对解决危机的水平。
这道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又是至关重要,即便到何时都不能放弃的,存在于士兵内心深处的“心理防线”,可以说是事关战事成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谁若是能够牢固地拥有这道防线,谁就永远会是胜利的持有者,会牢牢地掌握住战场上的主动权。
当然,这样的胜利者并不仅仅是限于那些亲历战争之中的人的。
通过这样有意的部署,可以让士兵们觉得即便是第二道防线被敌方突破,战事陷入危急之时,也还可以凭借着能够及时后撤,进行灵活部署的第三道防线予以坚守,与敌继续周旋以待援兵的到来。
在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再来看穿插分布在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其间的,可以随时对防线各处进行修整的工兵班,提供差缺补漏支援的步兵班的部署,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在这样“克敌之所长,避己之所短”的策略方针指导下,在顶住了敌方发动起来的几个波次的进攻,消耗了敌方的大量作战力量之后,廖越星指挥部队适时发动对敌攻击,取得很好的战果就是必然的事情。
此消彼长之间,通过战果的不断点滴积累,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自然也就是毫无悬念的一个结果了。
只不过,廖越星这次改变了主意,不准备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继续充任在战场一线进行作战的部队指挥官了。
此刻,从他扫视着这里的,那种原先没有任何情绪表现的眼神中,逐渐流露出了一种决绝的意味。
最终,他流转的目光停留在远处那幢位于道路南端的大房子上,那里就是根据情报被上级指定为,担任一线部队的指挥官坐镇战场,指挥部队作战的前沿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