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p>
年,当世界大战的阴云再一次笼罩文明社会时,热**和平之人莫不痛彻心扉,渴求安定之辈无不焦虑万分,还有无数的人不得不含泪送别自己的亲人,祈祷他们能够从战场上平安归来。许许多多不甘平凡的青年、心怀壮志的军官还有那些寄望于通过战争大发横财的人,却因为战争的降临而感到心潮澎湃。</p>
一切早有预兆,列强国家已经为这场战争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从年代中后期到年代初期,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使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军队的规模却在扩大,最好的技术成果往往率先运用在军事领域,新装备层出不穷,服役于各国空军的作战飞机数量竟超过了民用飞行器,各国投入海军建设的资金足够将现有商船队的规模扩大两倍以上,各**用车辆不论类型、数量、性能都甚过民用汽车,德国的“条顿骑士”重型战车、英国的“维克斯kii”轻型战车、美国的“游骑兵”中型战车以及**尔兰的“重装骑兵”半履带装甲车便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军用车辆。</p>
此外还有一些“默默无闻”的战斗车辆,普通人或许连名字都没有听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无足轻重,英国的“基钦纳”步兵战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种战斗全重接近吨的战车于年定型生产,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英国本土、加拿大以及美国的供应商总共为英联邦军队制造了4多辆,但它们却极少在公众视野中亮相,英国官方从未正式公布过它们的技术资料,将领们私下里称之为“吨战车”,声称它们跟**尔兰“凯尔特战士”处于同一档次。事实上,一辆标准型“基钦纳”的炮塔正面装甲毫米,加上毫米厚的弧形炮盾,在这个时代基本属于无敌的存在;车体装甲因型号不同大致分为两类:装备。毫米短管榴弹炮的支援型采用毫米均质装甲钢板,不装备短管榴弹炮的突击战车采用毫米均质装甲。</p>
无论哪种型号,联军装备的毫米战防炮都无法撼动其正面。</p>
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在北威尔士的科恩半岛,**尔兰军队的“凯尔特战士”和英**队的“基钦纳”便有了第一次正面对话。一队支援防线的“凯尔特战士”散列在麦田中,对掩护步兵发动进攻的“基钦纳”进行狙击。若是使用普通穿甲弹,“凯尔特战士”的战车炮十发大概只有三四发能够贯穿目标装甲,好在**尔兰军方一贯奉行精兵策略,而且对英军的武器装备研究颇深,登陆科恩半岛的“凯尔特战士”每辆配备4发碳化钨钢芯穿甲弹、发被帽穿甲弹、发榴弹、发照明弹。只要距离不超过4米,它们的碳化钨钢芯穿甲弹只要取得命中,就有至少成的几率击穿“基钦纳”的厚皮硬甲。</p>
在联军最先发动两栖攻势的马恩岛,第一阶段的战斗已经落下帷幕,英军暂时还没有发动反击的迹象,而科恩半岛跟马恩岛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大不列颠岛的一部分,即便北威尔士和英格兰西北部的铁路枢纽以及交通设施因联军轰炸而运行不畅,英**队仍能在半天之内集结大量部队投入第一场反击战。被视为秘密武器的“基钦纳”虽未达到漫山遍野的程度,出现在战场上的数量已足够让联军官兵们头疼了。</p>
看着不断被己方炮火击毁又不断从黑暗中钻出来的英军战车,堑壕中的加拉赫很是无语。在他的设想中,这应该是一场比拼意志的鏖战,说不定要以刺刀见红的方式决定胜负,所以出发的前一晚,他格外仔细地磨好了自己的刺刀,而在跳伞落地后,他也尽可能往身上多装弹药,现在看来,这些准备有可能成为无用功——能否顶住英军战车群的冲击还是个很大的问题!</p>
战斗进行中,火车汽笛般的尖啸声再度袭来,炮火覆盖的区域仍在战场中央,这将会人为削弱英军先锋部队跟后续部队之间联系,有助于减轻联军防线所承受的进攻压力,只可惜如此猛烈的炮击却没能让英军战车部队付出太大的代价。</p>
紧跟战车的英军步兵们趴下来躲避炮击,联军士兵们看到了单独击灭敌方战车的机会,一些步兵冒着危险爬出堑壕,匍匐前进,尝试着用他们的反战车手雷对付英军战车,但英国人的铁甲乌龟虽然停了下来,战车炮和机枪却没有停止工作,英军步兵们的**、机枪、手雷也不是摆设。不断有人成为单兵炸毁战车的英雄,也不断有人在阵地前沿丢失性命。</p>
炮声刚刚消散,英军战车带着吵杂的噪音继续前进,并用火炮和机枪反复扫荡联军防线,凶猛的火力把堑壕中的士兵们压得抬不起头来。英军步兵们气势汹汹地跟了上来,双方开始相互投掷手榴弹,阵地上充斥着爆炸的火光,硝烟像浓雾一样弥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