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地区调集四十万兵力,组建远东方面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远东,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人选,斯大林出乎意料的,选择了刚刚吃了败仗的朱可夫中将,并将朱可夫的军衔,由中将晋升为上将。
所有的苏共政治局委员们,都对斯大林这个决定感到惊愕,难道在红军将领中,就没有比朱可夫更适合这个职务的将军了吗?为什么斯大林同志,执意要把改变远东地区局势的重任,交给败在中国唐秋离手下,丢了外蒙古,丢了十几万部队,让苏联zhèng fǔ付出重大代价的败军之将?
面对政治局委员们疑惑和不解的目光,斯大林没有解释半句,他几乎是梦魇般的认定,朱可夫就是为苏维埃解决远东地区危局的最佳人选,没有什么理由和根据,只是一种直觉,近乎病态的直觉。
斯大林的直觉,还是很准确的,朱可夫也不负众望,在远东战场上,为苏联争取到了最有利的态势,在后来的苏德战场上,屡建奇功,成为苏联红军中,一位传奇般的战神。
至于割让一部分领土,以作为向rì本人求和的筹码这一建议,斯大林根本没有考虑,何况,从苏联和rì本之间的历史宿怨上来说,rì本人绝不会满足这一块领土,他们的胃口大得很,是要吞下整个亚洲部分。
如果rì本人陈兵乌拉尔山脉,窥视苏联欧洲部分的领土,一旦欧洲战争爆发,一贯趁火打劫的rì本人,绝对乐意与任何入侵苏联的欧洲军队,达成瓜分苏联领土的协议,rì本人这种贪婪的yù望,可以追溯到沙皇俄国时代。
本世纪初,在中国东北地区爆发的rì俄战争,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斯大林对rì本人的jǐng惕,任何时候都没有放松过,所以,对于提这样建议的政治局委员们,斯大林的心里充满着不快,有把他们送去劳改营的念头。
又以总参谋部的名义,给在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地区,与阻击的关东军血战的保尔彼留斯基上将下达命令,“外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保尔彼留斯基同志,你部要不惜任何代价,在五rì内,必须打破rì军的阻击,接应铁木辛哥远东第二集团军突围,此命令不可更改,约瑟夫.斯大林。”
这是最后通牒式的命令,也给保尔彼留斯基上将交了底儿,你就算是把外高加索方面军的部队,全都打光了,能救出铁木辛哥,也是大功一件,你就玩命儿的打吧,完不成最高统帅的命令,后果比应该知道,很严重,严重到掉脑袋的程度。
会后,斯大林在办公室里,特别召见了一直停留在莫斯科的朱可夫将军,把政治局的决定,通报给他,朱可夫显然是非常意外和吃惊,吃惊得从沙发上站起来,其惊愕程度,要超过那些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们。
自外蒙古乌里雅苏台被包围地区回来之后,朱可夫被安置在总参谋部招待所里,深居简出,门口有内务部的四名军装特工,二十四小时轮流站岗,连去厕所都能有特工陪伴,朱可夫也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蹲禁闭差不多。
等待的,是政治局最后的裁决,毕竟,一个打败仗的将军,是应该受到处罚的,区别无非是处罚的程度轻重而已,最好的结果,是自己无法在红军中服役,离开心爱的部队,但是,朱可夫的心里,绝对不甘心。
他每天都在反思外蒙古之战,与唐秋离交手的一点一滴,每个细节,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再有与那个中国人交手的机会,他绝对不会败得这样惨,也绝对没有取胜的把握,打成平手,应该是最好的结局。
而斯大林同志现在告诉他,将要指挥四十万的军队,军衔还晋升为上将,担负远东地区的全权指挥责任,朱可夫有一种在梦境般的感觉,当亲手接过斯大林签发的命令时,他才真切的感受到了真实。
不过,朱可夫不是个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的人,嘴唇煽动几下,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庄重的朝着斯大林敬个军礼,转身离去。
看着朱可夫略显矮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斯大林微笑了,他分明看到,朱可夫眼里蕴含着的泪光,从此后,这个人就会把生命交付给自己,这也是斯大林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