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p>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p>
其三</p>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p>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p>
其四</p>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p>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p>
其五</p>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p>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p>
先说第一首,“无象太平”源自《旧唐书》中宰相牛僧孺上奏唐文宗的话,面对文宗“天下何时当太平”之问时,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p>
“无象太平”本意指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后来被引申为讽刺封建官僚的粉饰升平。</p>
苏轼在此处引用这一典故,用“孤烟起处是人家”借描述炊烟来掩盖上句的题旨,本身就极为巧妙。所以在这五首意境奇佳的七绝中,第一首历来被首推第一。</p>
第二首中的后两句,引用的是《汉书》中的典故,我们都知道苏轼自小就熟读汉书,因此里面的典故那就是信手拈来。</p>
《汉书》中记载,龚遂做渤海(今河北仓县东)太守时,适灾民作乱,龚遂不带一兵一卒,单车赴任。到任后,先以文书布告吏民,并命令解除镇压农民的官吏,规劝起义者归田。民间凡有带刀持剑者,就劝其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致力农耕。数年之后,渤海郡果然出现了一派升平殷富的景象。</p>
苏轼初到杭州任时,发现由于新颁布的盐法太过苛刻,致使当地铤而走险贩卖私盐者,常常数百人纠集一处,多带刀仗、满副武装以抗衡官府。所以,对此情景苏轼不免想到了汉代的龚遂之政,就在诗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倘若当下的盐法稍加宽平,令人舍弃刀剑而买牛买犊,那么就根本不用什么布谷鸟来催促,老百姓便会勤加耕作。</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