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武侠修真>剑夫子> 三、藏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藏拙(1 / 2)

 让字桥的河畔,一具漂浮在汝河中的尸体,被巡河掾打捞了上来,死者是个骨瘦如柴的少年。

尸体泡得发白,青黑色的伤痕触目可见,遍布全身,双目暴睁,血丝密布,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样。

经过仵作验尸后,少年虽浑身是伤,但并不至死,真正的死因是溺水而亡。

照理说,这只是一桩不起眼的命案,但少年手的一物,便令这个案子不寻常。

那东西少年攥得死死的,仵作费了老大劲,也没能将它拿出,最终无奈之下,不得已掰断了少年的手指,才见到了那枚象牙玉牌。

象牙玉牌小而精致,正面篆刻着“经丘”,反面则是“郑氏珙之”。

这是经丘书院赐给门下学生的腰牌,属于身份的象征,是书院的入门凭证,更是一种荣耀。

显然,这玉牌不该出现在一位破衣烂布的少年身上,那只能说明,少年的死与经丘书院的学生脱不了干系。

虽说命案牵扯到士族子弟,有些棘手,但只要谨慎点,也能圆滑处理。

但当京兆尹听说汝河浮尸时,顿时脸色难看,心中暗骂道:“这短命鬼好死歹死,死哪不好,偏偏死在汝河当中。”

在宣安城弃尸,最忌讳的就是投尸汝河,一经发现,便是诛三族的重罪。

惩处之严重,仅次于造反谋逆。

之所以如此,那得从晏太祖称帝说起,当时人口数十万的宣安城,成了天子之城,人口剧增,几年便突破百万,再算上不在籍的隐户,简直就是人满为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免不了刀光剑影,你死我活。

在宣安城惨死,最简单的弃尸,就是抛尸汝河。

太祖晚年时,汝河已经名与水齐臭。

后来太祖做了一个噩梦,梦中汝河水淹皇宫,无数含冤的亡魂前赴后继地扑向他,各个浑身湿漉漉,面目狰狞可怖,吓得他从梦中惊醒过来。

原以为只是噩梦一场,谁知醒后他惊然发现,耳畔居然莫名其妙地传来滴水声,以及一股如泣如诉的低语声,飘忽不定,彻夜不止,且只有他一人听得到。

自那以后,太祖只要一入睡,便会噩梦重现。

本就年老心衰的太祖,受这一番折磨,最终憔悴卧病。

为了祓除梦魇,国教道修即是祭天求福,又是各种施术布法镇敕汝河邪祟,但结果见效甚微。

同时,太祖也下旨清肃汝河,为往年惨死者翻案,并张贴皇榜,招江湖奇人异士,消弭噩梦之灾。

只可惜,太祖终是没能熬不过,不久就驾崩归天。

谁知熬了五十年的老太子,终于登基了,但当晚遇上了太祖一样的遭遇,他唯恐步太祖后尘,次日便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将帝位内禅给了太子,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晏三世也没能幸免,同样做了噩梦,醒来后独坐于寝宫,并且泪流满面地悲哭了一夜。

但次日,许久无人敢揭的皇榜,又被一位不怕死,不听劝的人给揭了。

那一位平平无奇的云游儒生,见到皇帝也不跪也不礼,很是桀骜,皇帝也只是觉得高人性情理当如此,便也没责怪,只是询问他有何神通异能。

儒生摇头道:“神通异能没有,只有满腹经纶。”

皇帝虽然很失望,但人善心慈的他,不似太祖那般一怒之下,便将之斩立决,而是叹息一声,遣他出宫。

儒生转身欲走,惋惜道:“昨日有夜哭者,悲恸欲绝,天见犹怜,我心生恻隐,故来一试,奈何......”

话未言尽,皇帝陡然起身,全然不顾帝王之仪,慌乱如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溺水者,一边跑下龙椅直奔儒生,一边高声呼道:“高人请留步,高人请留步,昨夜正是朕在悲哭,还望高人解救!”

儒生当下便给出的解救之法,说道:“只需在汝河之上,修建十二座白玉桥,并以儒学十二精义命名,即可镇压邪祟,祓除梦魇。”

当时满朝文武对此法,皆嗤之以鼻,不以为然,毕竟连道家神通拿那邪祟都束手无策,只是修十二座桥便可将其镇压,委实是大言不惭,荒唐可笑。

但晏三世却没有质疑,只是忧虑道:“这远水解不了近渴,修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那梦魇却是每夜折磨不断,等大桥修成,朕彼时未必仍尚存人间。”

儒生继续说道:“陛下天命所归,国之将兴,非陛下不可,梦魇一事,陛下不必挂虑,只需找寻十二人,将其模样刻成木雕,摆放在陛下寝宫,陛下便可高枕无忧,安然入睡。”

说完那十二人名,儒生便执意辞去,不管皇帝许诺任何封赏,都未能挽留住他,只是留下一句,“权贵非我愿,劳神又折腰,志在寻壑经丘,游山历水间。”

皇帝听从儒生之言,刻了那十二人的木雕,果真梦魇不再,事后他不由好奇那十二人的奇异之处,便召见询问那十二人。

十二人散落全国各地,而他们的德行,正好对应儒学十二精义,但奇怪的是,他们居然没有一人曾见过那儒生。

甚至后来皇帝张榜寻那儒生,也未有真正见过先生者,他仿佛就如一片云彩般,形影无踪,来过却不留痕迹。

晏三世将儒生惊为神人,尊奉为“国之儒师”,此后更以儒学为治国之本,设立了“经丘”与“寻壑”两座国学院,并命人雕刻了那儒生的石像,摆于书院当中。

自此,晏国儒学大兴。

多年后,十二座白玉桥修建成,并遵从那儒生之言,以“仁、义、礼、知、信、温、良、恭、俭、让、忠、恕”十二字命名。

皇帝的梦魇之灾虽然消弭了,但汝河却成了关乎国运一般的存在,为此皇帝下了一道禁令“但凡投汝河自尽者,灭满门,杀人弃尸汝河者,诛三族”,并设立监河令与及巡河掾等职。

自禁令下达,灭门者诛三族者皆有,其中不乏名门望族。

少年死于汝河,是一桩足以惊动当今圣上的命案。

若少年是自尽,那死的只是他一门数口而已,但若是被这名叫郑珙的士族子弟所害,那将可能一桩成为牵连数百人性命的大案。

京兆尹对此案,不敢有丝毫懈怠,当下便命人去彻查少年的身份,同时,一边派人去书院,一边领人去郑氏府邸。

日临中天,午休将至,时有凉风送清香,讲堂内满室盈香。

经丘书院,有下至蒙学的稚子堂,有舞勺之龄的童生堂,有琢玉之年的立志堂,乃至及冠究学的博学堂,但每个学堂又以班细分,是按同龄学子的出生年份而分的。

童生堂壬寅班,中年博士执卷而念,“我其夙夜,畏天之威,日靖四方,矢志不渝。”

清风送枕,花气袭人,先生言念似催眠,满堂学子难睁眼,摇头晃脑跟着念,唯恐先生唤我名。

学生们有气无力,参差不齐地跟读着,中年博士的嗓音却戛然而止,昏昏欲睡的学生霎时惊醒,知道又有好戏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