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更重要的是,张凡这一路上,也是要看看到底东北是什么状况。毕竟哪怕是原本就对于历史并不熟知的张凡,也是知道自打从明末开始,一直到解放战争胜利,许许多多的事情,大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毕竟这里的情形最为复杂,而且相比起来四川的多民族,这里也是不遑多让的。更重要的是,这里相比起来中原更加严酷的环境,也决定了这里的人比较彪悍。总之,这里在这个时代,也的确是张凡所要关心的重点,所以他想要这么一路上走来,仔细瞧瞧看。</p>
倒是张凡的手下,对于张凡的这个决定非常认同,毫不反对。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说张凡当真是选择了走水路,恐怕他们才会觉得奇怪呢。毕竟这个时代,陆路还是人们最为基本的方式。</p>
这里倒是要说句题外话了,之前提过,张凡并没有写书或者作史的打算。这一点倒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实际上张凡也是想过这一点。毕竟生活在这么一个年代,以自己的身份知道了这些事情,很难有人会不想将这些记录下来的。而张凡也是如此。</p>
不过张凡心里面明白,一般写史的人,当真都没什么好处。若是写的太过真实了,那就不能包含太多的立场,须得用许多客观的观点来看。这么一来的话,得罪当权者那就不可避免了。但是得罪了当权者的下场……想想看司马迁是个什么下场。张凡虽然佩服司马迁,但是他却不想要成为他。毕竟思想觉悟,张凡可还没有那么高。</p>
而若是如同朝廷的史官一般,写一本迎合当代的东西。这么一来,这辈子,倒是会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这么一来,你所写的东西,恐怕到了后世,就会被世人所唾弃,觉得那不过是一堆溜须拍马的吹捧之作,即便是有人将它当成历史文献来看待,但是那也只是看在年代久远的份上。</p>
所以,为了避免遗臭万年,当然,这么说实在是有些夸张了,但是张凡这么认为倒也是不错。总之,张凡是不打算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p>
从京城前往永平府,一路上是非常顺利的。一来距离实在是比较近,二来这里再怎么说也算是京城周边,再加上如今东北的情况,因此这里如今一路上都是有重兵把守的。而凭着张凡的身份,还有他这一次是前来传圣旨的缘故,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敢拦着他们。因此到永平的这一路上,张凡一行人是顺利无比。两天的行程,也就只用了两天就到了,一点都不耽搁。</p>
而永平府的官员对于张凡的态度,又让张凡有了种当初去江南的时候的感觉。毕竟如今的张凡跟当初基本上差不多。当初的张凡,倒是没有现在的这么有权力,但是毕竟那个时候,名义上的他是代天子巡游江南的钦差大臣,身份自然是无话可说的。而如今,张凡执掌锦衣卫不说,朝中的侯爷身份也不提,仅仅是他领着当朝太傅的衔就足够吓趴下一大批人了。更加不用提,这一次他还是奉旨前来传旨的。</p>
所以张凡一行人还没到永平府,知府就前来迎接了。当然,这永平知府这么做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并不代表他就是个势力小人了。究其原因实际上也是因为张凡的身份实在是尊贵的很,不管遇上的官员清廉与否,面对如今的张凡,点头哈腰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并不需要太过纠结。</p>
再说了,如今东北大战在即,而这知府能继续留在永平任上,也就足以说明朝中的人看得明白他是一个可以担当的人物。</p>
张凡这一次东北之行,并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传旨的。所以这态度上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傲慢的模样,更多的则是平静。而且行程上也丝毫不耽搁什么。永平府,说到底也只不过是路过而已,因此在这休息一晚,并不需要在此逗留。仅仅是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张凡一行人就重新上路了。</p>
而出了永平府之后,前往广宁卫的路上,这就看的比较清楚了。这里虽然还很平和,但是已经算是到了东北了。所以张凡一行人这一路上随处可见军队在巡视。虽然气氛上来说,还并不紧张,毕竟这里怎么也都算是后方了。不过显然,空气之中已经是有了即将开战的气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