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渊明去找陈永华,陈永华也正好想找毛渊明。
毛渊明的事情好办,把巧克力的样品送给陈永华品尝之后,又提出要拨给工匠,搭工棚起炉台,大规模生产巧克力。
陈永华对巧克力样品甚为满意,觉得若是能大量制作,必定能在贸易当中获得巨额利润。当下拍板,拨发二百两白银,再调拨内官监工匠二十名,听从毛渊明安排,专事巧克力制造。
陈永华想要毛渊明帮忙的事情却有些麻烦。克里斯布和英国商馆经理西蒙·德尔博正在与陈永华磋商通商条约的款项。令陈永华头痛的地方是,英国人的要求又多又复杂,而且动辄以“泰西诸国通例”作为说辞,比如英国人坚持觉得,东宁方面应该允许他们向百姓购买牛,因为他们一向以吃牛肉为生,但耕牛对于东宁农民来说至关重要,不能轻易出售。陈永华很想知道,毛利国与这些泰西国家通商,是否也有这些条款。
毛渊明立刻感觉有些头大,毕竟已经吹了自己是商会会长的牛,如果承认完全不懂,肯定会引起陈永华的怀疑。但这些涉及国际条约的东西,自己还真的就不甚清楚。最后只能向陈永华要求,将英国人的草案抄录一份,回去与众人商议,再作答复。
但即使是回到了林家大宅,找谁商议也是个问题。陆希星和王建国都有商务的经验,但是谁也不懂国际法。想来想去,似乎有个抄近路的办法,就是找孙广越,如果他能记得起《郑英通商条约》的最终版本内容,那就好办了。
但找来孙广越一问,他也没这么好的记性,只是隐约记得几个条款,好像是“英国船只入港停泊时,武器应该交出,船只要出港时交还”、“英人船只得驶入延平郡王治下各处地方,但除特别紧急时外,应避免驶入鸡笼港”等等。
仅有这几条,似乎还不足以交差,但从这几条所体现原则来看,郑方维护贸易主权的决心还是很明显的,而英国方面也并不是非常强硬,是可以让步的。
于是几人一商量,对英国提出的草案加以修改,比如“英国人可以与任何人买卖货物,任何人亦可与英国人自由交易”一款,加上“应缴纳输入售出之货物款项百分之三之关税”字样。“英国人可从东宁装运鹿皮、糖及其它一切货物”一款,则修改为“同意每年将在东宁生产获得之糖及各种皮之三分之一供给英国人”。最后还加上“为和平相处起见,同意船只入港停泊时,各种军器、英国人所掌管之帆舵等移交于东宁一方,而船只要出港时由东宁一方交还之。”
修改后的条款令陈永华大为满意,克里斯布和西蒙·德尔博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继续与陈永华讨价还价,最终双方形成了十三条协议。克里斯布少不得私下向毛渊明抱怨,认为毛渊明没有遵守当时在骆驼号上双方达成的协议,没有为英国人争取最大的利益,毛渊明则向克里斯布指出,实际上东宁的贸易量和被荷兰人独占的大陆贸易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将来光复大陆之后,英国人独占中国贸易才是最大的回报。
而且,毛渊明透露给克里斯布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一种能让克里斯布赚上不少钱的新商品,正在大量的生产制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