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样,那就更要抓紧把船队派回去,我们现在需要援军嘛。”项绍宽终于拍板说道。
“对了,万宏将军身死国事,是此次登陆作战以来第一个阵亡的将官,应该赐祭赠爵。”许纬辰站了起来,慢慢地踱到了郑克臧的身边,“万宏将军从国姓爷时代起就在军中效力,一度署理殿兵镇,怎奈一向功过参半,始终没有做到统领。本次攻打宁波、杭州两地,有陷阵之功,本来可以晋升协统,可惜为八旗兵所害……”
“那万宏将军下葬之日,我以父王之名,到他灵前致祭吧。”郑克臧知道,自己监国世孙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在这些严肃的场合行礼。
许纬辰点点头,继续说道:“去年在东宁的时候,军机处拟了《武将勋臣爵位条例》,给王爷过目,王爷说好,世孙也看过吧?大明原本的勋臣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级,级别过少,惜授则无以鼓舞军人勇武之心,滥发则难收奖励忠勤之效。所以,新的《武将勋臣爵位条例》设七等十八级,好鼓励武将忠勇杀敌。万宏将军生前的官衔是都督佥事,叙功叙恤,加赠三级为一等子爵。”
这一番话说完,在场的诸将都大声表示许纬辰的提议十分允当。一等子爵在七等十八级爵位体系中,位于第五等十一级,比万宏生前的实际地位要高一些。
项绍宽当然知道,万宏如何追授爵位,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哀荣,更关系到全军对《武将勋臣爵位条例》的信心。
七个月前,也就是永历二十七年腊月,军机处专门召集众将开了一次座谈会,会议的目的是进行军阶和爵位的改革。当时毛渊明在会上发言,指出大明爵位制度有“级别过少”这个致命的缺陷,导致郑军多年征战不息,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却只有九人得封伯爵。但另一方面,封爵对忠诚度的作用却并不明显,九人之中就有三人降清。因此,爵位制度必须改革。这一点,与会的将领基本上全都赞成,也对新方案没有异议。
另一方面,军阶的改革就困难重重。大明永历皇帝授权郑成功除官,文官只能到六品,武将却可以到一品,这就导致很多郑军的宿将累功升至一、二品,招降敌将时往往也以高品秩的武官位阶相引诱,军中高阶武将开始泛滥。郑军鼎盛时期,人马多达十五万以上,除授几个都督、都督同知、都指挥使这样的一、二品的大员无可厚非。但在经历了南京战败以及之后的几次激烈内讧之后,郑军的兵力大幅下降,在军机处整编整训之前,郑军账面上的兵力就只有三万七千五百,整编之后发现实际上只有两万四千人。区区两万多人中,却有二十多个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一、二品的大员,就显得头重脚轻,非常滑稽。
所以整个军机处都认为,要想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就必须精兵简政,降低将军的品阶,郑经也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实际操作起来,几乎所有的将领都会反对,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最后妥协的结果,是让一部分年龄大、官阶高的将领,如陈泽、颜望忠、杨祥等人受爵休致,离开军队,较为年轻的军官在升任统领、协统时,只增加俸禄和待遇,暂不晋升品阶,比如金汉臣,虽已担任统领,仍是正三品的指挥使。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将领抗拒整编整训,渡海降清,前后有四千多人离开东宁。
万宏本人又是个特例中的特例,他年龄偏大,早在郑成功时代就已经晋升为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还曾署理殿兵镇,但之后没能转正,可以看成是当时武将官阶通货膨胀的一个典型,整编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挂着正二品都督佥事衔的营总。若是仅仅按营总的级别来给万宏受爵,叙功也只能加授到二等男爵。许纬辰提出给万宏授一等子爵,在场的吴世德、金汉臣等人显然都很高兴,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将来至少是子爵,伯爵在望,因此个个都非常满意。
项绍宽见大家没有其它事情要议,便宣布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