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居其土而献其地”。魏延杀了暴君,将长沙献给“爱民如子”的刘备难道大错吗?非得自己接管长沙做太守才是对的?真正“居其土而献其地”的人,是张松、张松、张松。张松为了一己私利,起初想把西蜀献给曹操,因不受待见才转而想到献给刘备的。结果怎样,诸葛亮这样说过张松吗?no,连同法正等如此“献地”之人,诸葛亮都喜欢得很,典型的双重标准。
还有“久后必反”。先看前后“反”了的人。刘备的舅子糜芳反过,你诸葛亮事先不说他会反;献蜀功臣孟达不救被困麦城的关羽,反了,投了魏国,后来又想投回蜀国,你诸葛亮竟然还接受,这种反复小人,你不说他不忠不义;就连关羽,投降过曹操,要命的是华容道还放了曹操,你诸葛亮真的执法如山了?
恰恰是魏延从头至尾都没想过要反,遇见曹操时更是破口大骂,对刘备绝对死忠,“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一开始就想跟刘备,找不着暂时做个临时工,真是“身在敌营心在汉”,你说他不忠?冒死救黄忠,你说他不义?嘴巴长在你诸葛亮脸上,除非给缝起来,要不还不是任你胡说。
而且取西蜀功劳最大的武将中,魏延分量极重。诸葛亮六出祁山,偏不用魏延之计,致劳民伤财、寸功未建。自知病体难愈,将自己的死因嫁祸于魏延踏灭了他祈禳的灯,魏延真是有苦难言。你诸葛亮在世便一心借口伐魏,体现自己的重要性。自己死了便全军撤退,令人不可再伐魏,这不说明一直以来的伐魏正是出于你的私心吗?还定下奸计套路魏延,硬是利用与魏延向来不和的杨仪,把两人之间的内讧,整成了魏延的造反。
魏延太不值当了。忠于蜀国的文化价值观、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可再努力,也重要不过选择啊。如果当时去了魏国,就如同曹操爱将张郃;如果去了吴国,又是一个孙权喜爱的周泰。刘备其实挺器重魏延,可直属领导诸葛亮就是看魏延不顺眼儿,一大堆小鞋扔给他,让他寸步难行。
很多时候,决定你命运的,不是大老板,而是诸多心思各异的领导。虽然这些所谓的领导,也是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