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笑道:"逐句评去都还一气,只是宝玉又落了第了。"宝玉笑道:"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罢。"”足以说明宝玉思维敏捷明显比不上湘云黛玉宝琴宝钗,
““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少不了妙玉,如此**妙玉来却十分奇特,但又让人叫好,
““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这个雅字是最难为的,
““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还乐为,这更难为了,
““湘云黛玉一齐说道:"外头冷得很,你且吃杯热酒再去。"”这个“一起说道”却有些意思,
““湘云早执起壶来,黛玉递了一个大杯,满斟了一杯。”这里也可以看出湘云和黛玉性格相交的那一部分,
““湘云笑道:"你吃了我们的酒,你要取不来,加倍罚你。"宝玉忙吃一杯,冒雪而去。”冒雪而去,可见这杯酒的必要性,而宝钗就算知道这必要性,也不会在此时出头来说这看似“敏感”的话,
““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黛玉深知妙玉现在就稍微认可宝玉,其余全为“俗人”或“脏人”,
““李纨点头说:"是。"一面命丫鬟将一个美女耸肩瓶拿来,贮了水准备插梅,”(xx注:美女耸肩??古时的名字为何取得这样好听)
““因又笑道:"回来该咏红梅了。"湘云忙道:"我先作一。"”湘云果然厉害,
““宝钗忙道:"今日断乎不容你再作了。你都抢了去,别人都闲着,也没趣。回来还罚宝玉,他说不会联句,如今就叫他自己作去。"”宝钗很顾全大局,否则成了湘云独诗会了,(xx注:独诗会又怎样,能者多劳嘛)
““黛玉笑道:"这话很是。我还有个主意,方才联句不够,莫若拣着联的少的人作红梅。"”黛玉与湘云的一个小小区别,虽诗才冒尖,但不以气势压倒为主,或许受到了宝钗的小小影响?
““宝钗笑道:"这话是极。方才邢李三位屈才,且又是客。琴儿和颦儿云儿三个人也抢了许多,我们一概都别作,只让他三个作才是。"”宝钗如此做人,自然喜欢的人众多,
““李纨因说:"绮儿也不大会作,还是让琴妹妹作罢。"”琴妹妹,如此称呼也可见众人对宝琴的喜爱,
““宝钗只得依允,又道:"就用‘红梅花‘三个字作韵,每人一七律。邢大妹妹作‘红‘字,你们李大妹妹作‘梅‘字,琴儿作‘花‘字。"李纨道:"饶过宝玉去,我不服。"”李纨这口气却有些象湘云,
““湘云忙道:"有个好题目命他作。"”湘云果然马上来应和,
““众人问何题目?湘云道:"命他就作‘访妙玉乞红梅‘,岂不有趣?"众人听了,都说有趣。”都想看宝玉的“有趣”,
““一语未了,只见宝玉笑欣欣掮了一枝红梅进来。”这里“笑欣欣”却中间隐了多少令人神往的宝玉和妙玉的“交涉”,
““众丫鬟忙已接过,**瓶内。”难得如此一枝红梅!
““众人都笑称谢。”都知难得,
““宝玉笑道:"你们如今赏罢,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这话更让人叹息,不由怪道曹雪芹为何不详写宝玉如何从妙玉处如何“费精神”获得此一红梅的!(xx注:宝玉也许不知说了多少的“歪理”(外人注:什么歪理,明明应该是妙理,否则妙玉怎么会答应?))
““说着,探春早又递过一钟暖酒来,”这里递酒的三个人是和宝玉最“亲”的三个人:湘云黛玉探春,
““众丫鬟走上来接了蓑笠掸雪。各人房中丫鬟都添送衣服来,袭人也遣人送了半旧的狐腋褂来。”果然是宝玉!
““李纨命人将那蒸的大芋头盛了一盘,又将朱橘、黄橙、橄榄等物盛了两盘,命人带与袭人去。”李纨也极会做人,(xx注:曹雪芹写得真是细,前面说明是“半旧”,这里的各种吃的又是这样详细!(外人注:曹雪芹已经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
““湘云且告诉宝玉方才的诗题,又催宝玉快作。”湘云自己都等不及了,恨不得替宝玉来做,
““宝玉道:"姐姐妹妹们,让我自己用韵罢,别限韵了。"”宝玉果然很头痛这个“韵”,与宝玉不喜欢受各种缚束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