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军事则与之分开,每一个郡的军事长官由武将担任,军事长官与太守级别相同,一文一武共同治理地方。
这一套政策出来之后,那些读书人便有了用武之地,而习武之人也有了用武之地。而且为了能够争取到真正的人才到自己的队伍里,陶应仿照后世的考试制度,每年都有一次文考和武考。
文考分为状元、榜眼、探花,武考也分状元、榜眼、探花。这样公平的选拔人才,让读书人和习武之人皆能更好的为徐州效力。
政策一出,一时间徐州下属各城皆读书声朗朗,练武之人也愈加多了起来。
九月的时间里,陶应几乎每天都在彭城,召集着一群文人商讨着国家政策。如今土地多了,让他们变得富庶才是硬道理。然而变富前,有的吃才行。经过这场战争,沛国北边、广戚、东海郡良田尽毁,陶应又得勒紧裤腰带拿出国库的粮食来赈灾。
逃难的老百姓重新迁回去之后,陶应又鼓励生育,这个时代的人口太少了,那么多的耕地都闲置着。而且机械化完全没有,全部靠人,庄家没有肥料,收成还要看天。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落后。
而陶应这三年的时间,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冬季未到来之前,陶应下令全民动员兴修水利。然后砍伐树林建造房屋,将被砍倒的树林开垦城良田。
那些阵亡将士的赔偿金,由于彭城国国库空虚无法赔偿,张昭又出了一个新主意,那就是以良田折算赔偿金,用田地赔给他们。有了田地,老百姓自然愿意,毕竟这是个农耕社会,有了土地,就能活命。
北方开垦农田,南方跟北方的交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陶应便下令征调广陵郡、下邳国的农夫开挖新的运河。陆地运输成本特别多,这个时代又是多雨的时代,因此挖通运河,大力发展水运,到时候从彭城到广陵首府广陵城便可不到半个月就能抵达。
命令下达后,陶应又专门任命一位监督使,负责修建从睢陵到广陵的运河。这条运河限时两年内修完,动用民壮五万余人,这将是南方第一个大工程。
只要睢陵通往广陵的运河修通后,到时候便可以乘船从徐州最西北的山阳郡首府昌邑城沿着泗水一直到沛国首府小沛城,然后经广戚进入彭城国境内,沿着彭城国几座城市一直到徐州首府彭城。再往南流便是下邳国首府下邳城。然后一直到睢陵与淮河交接,度过淮河便能一直到广陵首府广陵城。
从广陵再坐船便能抵达最南边的郡——苏州郡的苏州城。这样一条大运河就能将自己的领土全部连接在一起,到时候再开通一条客运船专线,老百姓便可以坐着船游览完徐州的美景!
这一条运河从十月份开始开挖,陶应又令山阳郡臧霸在山阳郡境内开挖一条运河。这条运河从山阳郡首府昌邑城一直到最北边的徐州重镇巨野城。到时候巨野湖水师便可以沿着河护卫着整个徐州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