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琏等对于宝玉时常让他们从史书中找方子,感到不解。
宝玉笑道:“今天以后的事,我等不知道;但今天之前的事,史书上都有记载。历朝历代,生死存亡,更迭变换,其实与一个家族的兴衰如出一辙。”
贾珠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几人点头称是。
读史使人明智,贾琏等人本就不是那蠢笨之人,尤其是这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
自从跟随宝玉、贾珠学习以来,贾蔷方知学识带给人的是什么。故此,学起来越发主动积极。
随着学识的增长,看问题的眼光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贾蔷之前总恃上有贾珍溺爱,下有贾蓉匡助,每日里不是斗鸡走狗,就是赏花玩柳。总觉得这样富足尊贵的日子是没有尽头的。
如今再看,贾府上下,安富尊荣者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虽是诗书翰墨之族,儿孙却一代不如一代!心中羞愧难当。
在宝玉贾珠一番分析以后,才发觉本就江河日下的贾家,又被看似忠仆实则刁奴的赖大兄弟俩玩弄于股掌之中,心中不免担忧、焦急、害怕。
好在几位叔叔要拿这赖家做筏子开刀,贾蔷自是十分用心。
贾蔷如此上进,贾珠、宝玉自是用心提携。
贾蓉与贾蔷素来亲厚,看贾蔷屡屡受几位叔叔嘉奖,心里也不甘落后。学习的态度比以往端正了十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几个少主子,经过充分的准备,还真拿出了对治之策。
首先,要破掉赖大的好人缘、好名声。贾蔷、贾蓉提出用离间计。
离间计是前人用烂的计策。
为何会用烂,就是因为好用。
比如赵王与廉颇,赵王欲启用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赵王派使者唐玖去探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人郭开贿赂赵使。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返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屎”)矣。”
赵王以为廉颇老,遂不召。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中生有就能离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何况那赖大“连累主子名声”的事没少做。
不日,荣宁二府大管家赖大兄弟大奸若忠、坑害主子的流言便传得府中上下无人不知。
荣宁国公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平日里就无事生非,连主人都时常造谣诽谤,何况赖大一奴才。
一样做奴才的,周瑞家的只能雇丫鬟使唤。林之孝的女孩儿还是奴才。而赖大一家竟然混成了财主,奴仆丫头成群。
不仅如此,赖大儿子一落娘胎胞,蒙主子恩典,放了出来,也是公子哥儿似的读书认字,也是丫头、老婆、奶妈捧凤凰似的,长了这么大了。
怎能不让人眼红?怎能不让人嫉恨?
再看看贾府那些正根正苗的却忍饥挨饿的,有多少?如贾芸、贾芹等人。
平日里,没人起头也就罢了。
如今既然流言四起,乐意搅浑水、拉赖家下马的人不在少数。
这些话自然传入赖嬷嬷、赖大耳朵里,一家人大惊失色。不知谁要害自己。
赖嬷嬷忙入府找贾母哭诉委屈,一开始贾母还能劝慰她一番。
奈不住三人成虎,说的多了,又都有凭有据,有鼻有眼,由不得人不信。
贾母等也就渐渐起了疑心。遂动了要查账的心思。
贾珠趁机提议先私下核实赖大兄弟贪墨银两、仗势欺人、收受贿赂等传言是否属实,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查账。免得听风就是雨,一出手就查账,太打赖家的脸面。
万一赖家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冤枉的,岂不太寒了忠仆的心?贾母、贾政等应允。
贾珠阻止查赖大赖升账目的话,被一字不落地传了出去,闻者无不称赞贾珠心底厚道,处世公平,不愧是状元公。
赖嬷嬷听到要查账的消息,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方叹口气,拍着自己的脸,对儿子说:“亏了主子家多少银钱,尽快补上。我舍出这张老脸去求求老太太,或还有一线生机。等主子真动了手,咱们一大家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赖大哭丧着脸,说道:“主子也忒狠了些。想我赖家三代人几十年,忠心耿耿,小心翼翼服侍主子,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到头来竟不留一丝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