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以为,编鳝笼才是大学问。
等到跟着陆全走一遭,将直角笼和牛角笼下到河滩边,水渠旁,秧田里……
大家伙才明白,原来下鳝笼,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翌日一早,没等陆全起身,昨日和陆全去下鳝笼的几个汉子就结伴给陆家的鳝笼收拢了回来。
早些收回来,洗洗晾晒干净,大家伙也好早些和陆全去砍竹子,把这编鳝笼的手艺学会不是。
大家伙昨日可学了编鳝笼,也学了怎么下鳝笼,就等着自己家砍了竹子回来好大显身手呢。
又那手巧的,心里满满都是得意,总觉得,自己必定是先学会,能早些下到长鱼挣上银钱的。
有那脑子灵活的,已经开始思考,这蒋家坝周围还有什么地方适合下鳝笼,且能下到长鱼的?
“噼里啪啦……”
一条条长鱼,从鳝笼里掉出来,落进装着水的大木盆里。
“这个牛角笼好,这里可整整大小有三条长鱼呢。”
“我觉得还是这种直角笼好,又简单又省事,你看它也不少下,每个笼子里都有长鱼。”
“我觉得,我家到时候编的时候也和陆大哥家一样,直角的和牛角的都编一些。”
“我也是这么想的,都编一些,才能知道哪个更好不是。”
看着或粗或细的长鱼噼啪落在陆家的大木盆里,不管是参与的汉子们,还是在一旁看闲的妇人孩童,大家的脸上都是溢出欢快的笑。
这么多长鱼啊,得卖多少银钱。
以后,这就是他们自己家的手艺。
这也是第一次,他们看着陆家下了这么多长鱼,没有心生妒忌,而是满满的高兴。
就好像,看见自己家以后也能因为会编鳝笼,会下鳝笼,而得到这么多长鱼一样。
汉子们收了鳝笼,立刻呦呵着开了船准备去砍竹子。
一艘连着一艘的渔船,去了陆全上次去的竹林。
因为是去里观音庙不远的竹林,大家的心情都略微有些复杂。
有高兴,有酸涩,也有回忆……
孩子们还好,他们有的离开村子的时候还小,更多的孩子是离开村子后才出生的。
因为小,他们对这一片河滩并没有什么记忆。
只有每年过年过节清明的时候,他们才会被家里的父兄带着来这边,找块能落脚的地方,对着一片荒泽磕几个头。
据说,这片水草茂密的地下,有他们的祖坟,有他们被洪水卷走的亲人和村庄,还有大片的田地。
对于大人们来说,那一片几乎变成沼泽荒地的地方,却是曾经是他们出生成长的地方。
那里有他们的童年,有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有他们的爷奶爹娘。
而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只留下他们这住在野码头抱团的七家。
大家不约而同地买了纸钱,商量好在去竹林之前先去祭拜一番。
这条水路,他们每年都会来几趟,找不到亲人的尸骨,找不到祖坟的位置,大家只能在靠近竹林的那片小土坡上烧纸。
也是到了这里,他们才想起,他们和陆全虽然不同姓,却是同一个村子逃出来的。
他们七户人家,这些年风雨相伴,早已经不是亲人胜似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