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侃是在一间书房会见郑纬的。
说来,除了大郎郑经外,他对郑家所有的郎君心里都十分犯怵,岳父大人的闭门羹就不用说了,郑纬当初在高平城外的奋起一怒,事后是他在打扫现场,郑纬可真算得上是把高平城给荡平了,近年来,大燕朝廷想再建高平城,都得另选新址。
况且,五郎声名显赫,兼容貌不似凡人,从前每次见到郑纬时,一旦近前瞧,他就觉得晃眼。
听说这次郑纬要来南阳拜见他,他一想到要和郑纬单独见面,顿时竟是觉得手足无措,连四娘郑纷都笑话他。
就昨日晚上,四娘还安慰他:五郎亦是凡人,只是容貌过人罢了,你直接把五郎当成你的内弟,过来窜窜门子,别把他当成才貌冠天下的郑五郎就是了。
他一听这话,就觉得好笑,本就是同一个人,怎么还能当作?
他从小到大,也不曾怕过什么,只是对读书人到底怀着几分敬畏,大约是心态作怪,他才在岳父大人面前,畏手畏脚得厉害,面对郑纬时,想着郑纬年仅十二岁,已名动天下,就更拘谨,不知手脚该放哪儿。
郑家郎君,也仅仅在郑经面前,他才能轻松,这大约缘于,他第一次见到郑经时,正是郑经最狼狈的时候,那时郑经路过南阳时,正和一批地痞打斗得很激烈,双方都杀红了眼,见了血,他阻止了那场打斗,也算是救了郑经一命。
且说郑纬跟着宗侃进入书房后,瞧着书房里的书不多,倒是觉得奇怪,在平城时,他见过太多的武夫,为彰显自己爱好读书,仰慕学识。书房里总是堆满了书籍,而且摆着整整齐齐,却是许多从来没有动过,很是崭新。
只是进去坐好后。再瞧着书房的布局,很熟悉,郑纬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这间书房应是四娘亲自布置的。
屋子里有些许的沉默,只听郑纬问道:“姊夫最近还练字吗?”
“有。有,我每天都写,外舅(岳父)给的那几份书帖都写完了。”
一见宗侃严阵以待的模样,郑纬顿时觉得,方才说的那个话头,很是不好,又想着,就宗侃这回答,若是让阿耶听到了,估计又得气一阵子。再也不会送给宗侃书帖了。
郑纬笑道:“不用着急,练字贵在坚持,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四姐的字就写得很好,但也是从五岁握笔,一起练到如今。”
“这却是。”宗侃如黑炭似的脸,龇牙一笑,现如今,四娘都陪着他一起练字。
又听郑纬道:“我这一路过来。从许昌往南阳这一段,也很清泰,之前我还一直担心着,谁知连半个羯胡的影子都不曾瞧过。”
“如今南阳是三不管地带。自从十六年前,我带人和羯胡一战后,羯胡就难得再进入南阳境内,若是他们敢来,我定能叫他们把命留下来。”
说起自己的得意战绩,宗侃一下子兴奋起来。没了拘谨,“大楚的前任荆州刺史一直想招我过去,只是我嫌拘束,又做不来官,遂推拒了,况且,我这三分地盘,可不想别人来做主,何必还给自己找个管辖自己的人。”
“听说当年与羯胡一战,海内震惊。”
“那可不是。”宗侃说着更来了精神劲头,开始洋洋洒洒地说起当年与羯胡作战的事来。
这事迹,郑纬虽已经听过无数遍了,但还是一本正经地听着宗侃意气奋,口若悬河地回忆着当年,这样的宗侃,实在比方才那个手脚无措如临大敌的宗侃,精神多了,也神气多了。
偶尔间,郑纬也做插上一两句,引着宗侃继续说,或是附和一两句。
这样的情形,让宗侃倍受鼓舞,想着郑纬精通兵事,遂又说了许多带兵之道,冷清的场面,也随之不复存在,直到天色暗下来,宗侃仍然意犹未尽,只是后院四娘已派人传来话,说是开始用晚饭,不得不结束。
临出门时,宗侃只觉得和郑纬亲近许多,伸手一大掌拍在郑纬肩头,“用完晚饭后,五郎今儿好好歇息,明儿我带着五郎去一趟我那营地,你可以好好学学,怎么管理那么多人。”
郑纬顿觉肩头一阵麻痛,差点要龇牙咧嘴,还好只闷哼一声,忍住了,心头还是嘀咕了一句:这些武夫下手还真重。
直到夜里回房,婢女服侍他沐浴更衣时,瞧见他肩头有一个淤青的掌印,吓了一跳,忙急道:“这是谁弄得,怎么下手这么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