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亲是一个店主,穷得不能给他的儿子任何种类的教育,因此他计划使他的孩子成为一个水手。
但是一位曾经做过肖邦学生的好心肠的夫人,对这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免费给他上课。
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努力学习,十一岁的时候,就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
在巴黎音乐学院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
他在音乐学院期间,成为某位有钱的俄国贵夫人的一个三重奏中的钢琴家,并且有机会到欧洲各地旅行――佛罗伦萨、维也纳、威尼斯,而且最后在那个贵夫人的俄罗斯庄园里住了一段时间。
在那里,他遇到一些正在努力从民间音乐中为他们的祖国创造一种民族音乐的俄国作曲家。
他对这些俄国音乐家所使用的,与别国作曲家们所用的大调、小调音阶大相径庭的奇怪音阶非常感兴趣,这些音阶是建立在狂热的东方民族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的。
一年以后,他回到巴黎音乐学院,并像许多别的法国音乐家们一样,赢得了罗马奖而完成了他的音乐学院课程。
他就是德彪西--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他对新的和声学和印象派音乐结构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德彪西可说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他创新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
经过德彪西创新之后,音乐创作就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与别的音乐家完全不同,德彪西不常使用那些传统古典音乐中所用的大调和小调音阶。
有时,他会回到早期教堂音乐的那些有点古怪的古老调式上去,他还经常使用一种全音音阶。
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
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德彪西对传统音乐的泛音作了许多大胆革新。德彪西实际上比一般人听得见更多的泛音。
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
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
由于德彪西敏感的耳朵,他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闪烁着的音响效果。
德彪西就像画家一样,尝试以音乐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绪,把某个念头的正确本质凝塑下来。
德彪西所创立的这种音乐,就是被后人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
德彪西形成的这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1894年,《牧神午后》带给他音乐方面首次成功,之后还创作了很多著名作品,例如《儿童世界》、交响诗《大海》、《李耳王》等。
想告诉你的是德彪西的作品《大海》哦。
《大海》作于1905年三月,初演于1905年十月。
该曲是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
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