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说服徐庶,完全不在刘妍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不管徐庶是不是投曹,他都不可能再回来效忠父亲了,哥哥此去,注定失望。
原因很简单,徐庶离开新野的时候,为了维护父亲的名誉声望,他选择的是悄无声息地留书出走,谁也没告诉,默默地走了。因此,不明内情的新野民众,都会认为他是叛逃了。
背了这样一个黑锅,徐庶等于是自绝了出仕新野的路。曾经的叛臣,怎么可能有脸面再回来求旧主庇佑?就算父亲巴不得他不投曹,巴不得他回来,他也不会回来了。
刘妍撺掇刘封去找徐庶,把曹操抓他母亲逼他投曹的内情分析给他听。是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不希望他投曹,只要不是北上了,不管去哪里,总有见面的一天。
第二个原因是她希望借此一事,让刘封外出走一遭,在父亲跟前累积点儿人气。就算不能劝得徐庶回来,劝得他不投曹也算是对父亲有好处,父亲会对他刮目相看的。
哥哥和父亲离得近了,才能把父亲骨子里的“枭雄”本质看得更清楚。才会意识到继承父亲的产业,根本就是个梦,要立乱世而威,只有自己自立根生,只有抓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或许刘封现在还在做梦,不过没关系,她有把握,他的梦很快就要破碎了。经此一事,父亲一定会换一种眼光看待哥哥,
加上徐庶出走,新野需要一位新的军师,父亲又要开始新一轮示弱博同情的戏码了。时不我待。
刘封出走之后,甘氏一直以泪洗面,刘备更是心灰意冷。这些天也不到甘氏的院子,反而有意再往襄阳一行。
因为徐庶默然出走之前,给刘备留了一封信,言明他在襄阳有个重要的友人,是天下名仕,认识一大票大才,如果刘备有意,便往襄阳一行,带着他的信,去拜访这个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他和徐庶都来自颍川,相当于同乡了。名士之间互为宾朋,是当时上流社会的一种风尚。
现在,刘备身边缺了军师,等于一股势力少了中心思想,这是巨大的危机。因此,刘备波不急待地想去襄阳求见司马徽。偏偏刘封不顾劝阻,悍然出走,这让刘备很是恼火,这个儿子,太冲动了。
徐庶是劝不会来的,若是被曹仁发现,他是刘备的儿子,焉有活命的可能?自己这次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节奏。
但是,张飞却很看好自己的大侄子,他劝刘备,凡事要往好处想,万一刘封真能劝动军师呢?人都去了,你就耐心点儿,等等看,反正司马徽就在襄阳住着,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搬走。
刘备心中根本不抱希望,又不好驳了张飞的面子,只好答应在家中多等几日。但是,迫切的心情却是藏不住的。偶尔与妻妾们相处,言语间对刘封的不满渐渐多了起来。<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