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隋唐武周风云> 38章 “雄主”“熊”在熊耳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8章 “雄主”“熊”在熊耳山(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任凭自己鞍前马后忙这忙那,献图献册献地献城,李渊仍薄待自己!

那积淀了旧怨新辱,顿时在李密心海中翻涌!

他与王伯当密谈,自己想去河南、山东(非今日之山东,时指位于今河南西部、陕县南部的崤山以东)招集旧部,重整旗鼓,再图伟业!

王伯当也是有无兵、徒有虚名的“将”,主要是看见当年自己引荐上瓦岗、几乎当了皇帝(如果他自己愿当的话)的李密,现在却混得这么惨,作为战友和部下,自然支持李密的意图。

于是,李密向李渊表白:“进京以来,无功受禄,白吃白喝,实在是问心有愧,对不起陛下对不起朝廷。所以,自己愿尽绵薄之力,到中原去招集旧部,一同归唐。”

朝会上李渊将李密的意思转告给大臣们。大臣们一致讲不能放走李密,李密是个想做天子野心勃勃的人,放他走就等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这个李渊不知是真大度还是老谋深算,竟然同意放行!

他对大臣们道:“问题不在他在那儿,关键是他有否天子的命:有,他在棺材里都可以起死回生做皇帝;没有,你就是给他百万雄兵良将都会被人打败杀死!朕自信:天命在朕!再说,他招集旧部,也是想报一箭之仇,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照旧和王世充对着干!朕O翁得利,何乐而不为呢?”

李渊的后半段话倒是大实话:他的李家军目前还欠缺火候。没有走出关中东向与王世充、窦建德争夺天下的实力,他要做个“O翁”、“摘桃者”!

“大度”的李渊还满足了李密的请求:除王伯当外,还给了他想要的旧部贾闰甫(当年就是他劝裴仁基投降李密)、常何(日后成了玄武门政变的关键人物之一)。

当然,“大度”的李渊也不会“大度”到傻逼的地步:他任张宝德为行军长史,作为自己的卧底。

618年(武德元年)十二月初一,李密正式受命离京前去“招安”。

临行前,李渊设宴为李密、王伯当、张宝德、贾闰甫、常何这些骨干分子饯行。而且让李密和贾闰甫“同升御榻”――共同坐在自己的龙床上!

指使侍从们给这些人斟满酒后,李渊意味深长地说:“实不相瞒,你们这趟出行来之不易,大臣们都劝朕不要放行。朕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相信你们,希望你们不会恩将仇报。”

众人道:“请陛下放心!”说此话者违心、真心的皆有。

李密要跑路了,他将李渊拉拢他许配给自己做妻子的独孤氏(李渊的表妹)视为李渊的“眼线”,而留在家里没有携同前往。

有如越狱成功的李密兴高采烈地带着他的一行队伍离开了京城。

一路上。虽然避开张宝德。但李密既然想反。自然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而张宝德自感置身其中似若羊在虎群,战战兢兢,格外留神!

行至途中。不知是张宝德出于害怕还是真的发现了李密的反迹,暗中给李渊奏报:说李密言行不轨,已露反象!

李渊接此密报,大臣们又危言耸听、众口一词地要召回李密,李渊便一纸急诏:要李密一行停步,留下随员,李密单独回京另商招安之事。

当李密一行走到桃林县(今河南灵宝县)的稠桑村时,他接到了这纸诏令。他料到李渊已对自己已产生怀疑,重返长安必死无疑!

但他还是和自己的旧部们秘密商讨诏令事宜。

张宝德瞅准机会逃之夭夭!

王伯当、贾闰甫一致劝他回去,反而会消除李渊的疑心,不会加害于你。

“不会加害?哼,你懂个啥?!”李密冲着年青的贾闰甫鼻孔冷哼一声,因为李密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像他自己、李渊这样的大人物,尤其是想做皇帝的大人物,都是心狠手辣之流!而心狠手辣是和地位成正比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就像他当年杀翟让兄弟一样!翟让还主动让位给他、没有明显反象哩!

愣头青贾闰甫温和地劝道:“魏公(李密在瓦岗篡夺大权后自称魏公),我们危难之际归唐,陛下没有另眼相看,对我们还好嘛。”

“好?好个屁!”李密生气了,“我倾囊给了他两万多(指两万多将士)家当,他给了我什么呀?让我当火头将军,跑堂的堂客!”一想到“光禄唧”干的差事,李密就气不打一处出!

“那魏公想怎么办?”李密只向王伯当、]向贾闰甫透露过此行的真实企图,贾闰甫不解地问道。

“势成骑虎,还能怎么办?我去旧地招集旧部,重整伟业!”

“就怕弄巧不成反成拙,招来杀身之祸!”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我跟杨玄感不成我上瓦岗,瓦岗败了我重起炉灶再干!不干出一番伟业来我死不罢休!”

贾闰甫见李密要疾志做人杰、鬼雄,便默不作声。

“你没听过这首民谣吗?”李密问贾闰甫。

“哪首民谣?”贾闰甫反问道。

李密唱道:“桃李子,皇后”

贾闰甫打断道:“哦,这首呀,知道,知道: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此民谣名《桃李章》,又称《杨花落,梨花开》。中国历史上四大神秘的政治谶言之第三条(其它三条是:亡秦者,胡也;公孙病已当立;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隋朝初期就流传一首民谣“桃李子,得天下”。

方士安伽拖劝隋文帝杨坚:“李氏当为天子。应诛尽海内凡李姓者。”

仁慈的隋文帝没有冒天下之大不违,杀尽天下姓李的。但出于对自家江山的重视不得不深思,他将李姓贵族、大臣们在大脑海里过滤又过滤,最后确认李浑是应谶之人。《资治通鉴》如是说:“帝疑其名应谶,幸而告之,冀其引决。”就是说杨坚开诚公布地和李浑谈了话,对李浑实话实说,希望李浑能自行了断。李浑当然不愿自杀,便装聋作哑没有自决。隋文帝的宠臣宇文述察觉到文帝的意思后,便诱使李浑的儿媳妇文氏上书。诬告她的老公公李浑谋反。隋文帝便名正言顺地诛杀了除文氏之外的李浑全家!事后,他感谢地对宇文述说:“我宗社几倾。赖公获全耳。”

到了隋明帝上台后的614年,在洛阳又流传出这首《桃李章》来。

洛阳文人李玄英解读后,便投奔李密所在的瓦岗寨。因为他认为“桃李子”是指逃(“桃”)亡在外的“李”家儿“子”,“皇、后”是指皇上和皇后。都“宛转(排回在)花园里”。被困“绕扬州(江都)”回不去了。“勿浪语。谁道许”字面意思是,不要浪言浪语乱讲出去,要守秘密。含意是:谁说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是“许”公)有天下?李密才身负天命!李密曾参加过杨玄感的叛乱。一直逃亡在外,正应了“桃李子”。在李玄英的蛊惑、王伯当的帮腔下,迷信的翟让让位给李密做了头领,并推李密为魏公兼行军大元帅。人们踊跃参加瓦岗军和众多反王公推李密为盟主,与此谶言有很大关系。

而最终事实却是也是“李子”的李渊夺得天下。于是人们又作这样的解读:“桃”是“陶”的谐音字,李渊的爵位是“唐”国公,合起来是“陶唐”。而“陶唐”又是上古时期尧帝的别名(尧最初封在“陶”地,后来又迁到“唐”地,所以称其为陶唐氏)。故李渊有帝王之命!】

“这不,这民谣就是隐喻我李密有天子之命!”李密得意道。

大概是饯行时贾闰甫坐过李渊的龙床,从而把屁股坐否了:坐到了李渊一边。

贾闰甫道:“人家李渊也是‘桃李子’哩,何况他已经在做天子了。”

“在做又怎样?那以前杨广也在做哩。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李密对贾闰甫的顶撞十分恼火,“要说做,我要是想做的话比他李渊还早,他还是我的臣子!”李密一脸鄙夷之色。

“可惜今非昔比,雄风荣耀不再了。”贾闰甫喟然叹道。

“你不干怎么就知道不再?我只要到旧地振臂一呼,一定应者如云!随者如林!我李密必定带领兄弟们再展雄风!叱咤风云!驱驰天下!搅动乾坤!”

贾闰甫见自己的老首长如此着火入魔,年青耿直的他觉得有必要给他冲昏的头脑泼点冷水:“魏公,我只好犯颜直谏了,有些事情并不是一厢情愿的。到了旧地,能否招到旧部还是个未知数,说不定人家还会把我们赶走!翟让的前车之诫他们不是不知道,谁还会傻乎乎地将自己的脑袋连家当拱手相送给他人?你说是不?”

“你说是不?”李密见贾闰甫揭了自己的疮疤,又羞又恼,怒气攻心,便“嗖”地拨出佩剑,“我说你活得不耐烦、嫌命长是不?那就杀了你!”随即向贾闰甫刺去!

贾闰甫惊心掉胆,左躲右闪!

王伯当他们见状,赶紧夺下李密手中的佩剑。

贾闰甫乘机剑下逃生,惊恐不安地夺路而去!

李密这一剑没把贾闰甫刺死,反倒为自己的鲁莽的行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何止沉重?!

贾闰甫逃到了熊州,将李密叛变一事告知了熊州的唐朝官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