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二郎七岁,明事知礼仪,不像三郎那样古灵精怪讨“人”厌也不像四郎七郎“病歪歪”好似养不活,也不是长子――所以明知道二郎已经足够知晓很多事,胡氏却也“别无选择”的坚持要过继二郎,其实恐怕也是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会教养孩子,所以挑别人已经教好了的省力。
顾家太爷与大爷没有办法,事先说好了除了大郎四个孩子任胡氏选,总不能再反悔,好在二郎已经不小了,劝说的话他也能听得进,听闻自己过继回外祖家事为了给外祖母与外祖母尽孝,被邵氏一通眼泪又被父亲祖父用孝道用责任压下来,倒也可以接受自己即将要离家改姓的事。
说来这世间事总喜欢让人措手不及,在顾家与邵家好不容易达成过继二郎一事,却又还没有选好日子之际,顾家大郎意外溺水夭亡,顾家悲痛之际,有心让邵家重新选一个孩子,胡氏却不依不饶,还是坚持要过继二郎。
上辈子董氏临死之前,迷迷糊糊拉着邵琰絮叨了许多,言道胡氏这一辈子做错,唯独过继二郎一事做对了,这也是她对胡氏放任的原因之一,只可惜也正是因为如此,顾家后来变成了那个样子,其实也是邵家的责任,董氏觉得自己可以放心去见邵太爷,去见邵家列祖列宗,却也担忧自己死后没脸见顾家的亲戚。
-
过继二郎一事,最终还是在胡氏胡搅蛮缠的坚持之下成为了事实,虽然对女婿家心怀愧疚,但也为此老怀安慰的邵太爷,在觉得自己后继有望之后,心中大石落下之后,六十岁的邵太爷很快便撒手人寰。
邵太爷一过世,董氏也跟着忧思过度沉湎床榻,暂时不能掌管家事,于是在嫁入邵家多年之后,胡氏终于有了“儿子”,也有了机会掌握邵家的内宅,她虽然不识字,但也是有手段的,不过几年工夫,她便将邵家内内外外牢牢握在了手中,即使是出了孝、身子也已经大好的董氏,也再也无法从她手中夺。权。
而此时刚刚为外祖父――此时应改口为祖父即邵太爷守完孝的二郎,作为承重孙为祖父守完三年孝的二郎,发现自己的学业被耽搁了。
在顾家的时候二郎便已经开蒙,几年下来也学了不少字,他算是早慧,说实话过继二郎给邵家,即使是大郎还在,顾家本也是舍不得的――顾家长辈皆认为后辈当中,于读书上最有天分的,莫过于二郎,好好教养的话,定然是能有出息的。
顾家其实非常迫切地需要一个可以出头的后辈,只可惜那个看起来唯一能出头的后辈,被邵家给抢了。
虽然离了顾家,二郎天性里还是喜欢念书的,只是他也明白,自己此刻已经是邵家子,换了别人去亲戚家借读无可厚非,可是他不行。他这样的情况,再回顾家念书是不可能的,并不是说怕让邵庭、董氏伤心觉得他还念着顾家之类的,若是他肯上进,这两人只会欣慰赞同,可是胡氏这人――若他敢去顾家念书,她便能再度闹上顾家,二郎已经明事理,即使离了顾家,也不愿意再给顾家带来麻烦,那毕竟,也还是他的亲人,两家若是再起争执的话,最难受的,还是他。
然而虹安镇这个地方本来就不是个文风鼎盛的地方,连个像样的学塾都没有,再说了,虹安镇最有学识的莫过于顾家太爷,其次是邵太爷,而最适宜教他的邵太爷已经过世,其他的人也不过是略微识字罢了,就像邵庭这样的,虽然也识字,但是看看账本记个账还行,真要他来指导二郎的学业,邵庭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是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准的。
这个好不容易过继来的儿子,真要他教,也只是误人子弟反而会毁了二郎,然邵庭的确希望后辈有出息,更何况这人还是他“儿子”,邵庭便提议不如让二郎去平阳县的屏山书院里读书。
二郎倒是心动,然而不管是到书院里念书还是自己在家中请一位先生,束都是免不了的,可是那时候董氏已经被胡氏抢了管家权,邵庭又一贯的懦弱,邵家的钱财全在胡氏手中,而胡氏眼中读书这种事事一件浪费光阴浪费粮食浪费劳力的事情,二郎想要读书――可以,但要是想从胡氏手中拿到银钱,不可能。
邵庭懦弱,不敢拂了胡氏的意思,也不敢自己拿钱给二郎――胡氏甚至以当初过继二郎是为了邵太爷与董氏为由,觉得自己没必要管二郎的事,甚至提出分家,也即邵庭与她一家,董氏与二郎一家。
董氏却是气极了,她对于送二郎去书院是支持的,可是自她放手邵家的管家权之后,就算她能用孝道来压制胡氏,可若是胡氏就是不肯出钱谁也奈何不了胡氏,何况,如此一来,只怕胡氏会与二郎离心,虽然也没见胡氏贴心过这个“儿子”。
董氏拿出自己的私房银子给二郎,胡氏却将董氏的银子抢走,说自己拿去帮忙兑换却再也没了下文,二郎又不敢与董氏说胡氏拿走了银子没有拿回来――明知道不应该,可是为了自己的学业自己的前程,他只能回顾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