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神一样的妹妹> 13.编舟记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编舟记1/2(2 / 2)

但内容其实挺简单,讲的是世纪之交伊始,任职于玄武书房的主人公和同事们,在每年的新兴词汇以飞快的速度变成昨日黄花,而电子移动设备兴起,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纸质书籍,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用了长达十五年的时间,日复一日地做着极为繁杂枯燥的工作,去编纂出一部名为《大渡海》的辞典的故事。

整个故事的风格和内容都是沉静且平淡的,作为编纂辞典的另类文字工作者的主人公们,他们的职业是刻板单调以至沉闷的,工作内容是繁复乏味甚至寂寞的,然而他们却无比的专注、专业和热爱着,这其中传达的精神,感动了不计其数的观众,让每一个认真看过的人都不能没有触动。

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故事的类似例子。比如天朝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车洪才教授,用了整整36年时间才编纂完成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因为历经的时间太漫长,当2012年车老先生带着200多万字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交付商务印书馆的时候,那里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曾经还有这样一项工作。

启程中文网也同样是由无数的文字工作者,前仆后继历经艰辛才建立起来的平台。假如把启程中文网比拟为一棵大树,千千万万的读者是带来希望的阳光,是维系生长的空气和水分的话,那么为数不少的作者就是深扎大地的根系,正是有了根的存在,大树露出地面枝繁叶茂的部分,才能挺拔地矗立在大地之上。

林曦觉得,尽管编纂辞典和写小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但词典编辑和小说作者同为文字工作者,他们面对的境遇,他们的孤独,他们的坚持……大抵上是类似的,他们想要写一种精神,用文字传递力量的信念,也是差不多一致的。

她之所以选择《编舟记》,便是想展示这样的信念。也许在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网络大时代的现在,这种信念已经不是那么纯粹,那么坚定,但她依然相信在每一个作者的心底,多多少少都还保存着,也相信还有很多作者依旧在苦苦坚守。

“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辞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辞典的扁舟渡海,搜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言语的奇迹。献给想与人关联,期望渡过浩淼大海人们的辞典,那便是《大渡海》。”

林曦回想着脑海中《编舟记》的内容,敲击键盘,写下了卷首语。

不过她并不打算把小说写出来,现在准备撰写的是动画的剧本。小说的话,内容这么沉闷平缓,算是纯文学的范畴,估计不会有几个人愿意去看,而且也太不直观,要帮上周清映忙的话就不能选择这个。

电影倒是可行,只是拍摄制作的周期太长,周清映的时间又只有一年……也许以后可以考虑。当然认真说起来,动画制作的时间也不见得就比电影快得到哪里去。

一般来说,一集24分钟的动画,的确是以每周一集的速度播放的没错,但若是因此认为一周能制作一集就大错特错了。

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个放送速度,是因为前期已经做好了大量准备工作,或者干脆在第一集播放前已经全部制作完成。

以霓虹为例,一部动画从开始企划到最终TV放送,光是企划阶段,制作人和监督等相关上层领导就要频频碰头,开无数个会议,才能确定要制作的动画,决定和邀请好主要的工作人员,这个阶段花费的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

人员和资金到位之后,脚本家写好脚本,由监督/演出根据脚本,将文字转化为分镜稿,分镜中会标明分镜编号、画面、运动、台词和效果音,一个分镜头持续多少秒等信息。再在分镜稿的基础上设计各个画面的具体构成,术语也称为Layout,包括人物位于什么样的背景中,人物位于背景中的什么位置,摄像机将会怎么样运动之类。

然后设定人员做好角色设定(角色外貌表情服装等),机械设定(动画片中的机械或者道具,如桌子椅子,机器人等等),美术设定(背景和场景想要的风格,画风之类的),以及色彩设计(人物头发服装需要的颜色等)。

总的基调确定下来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动画的制作了,每一集都要经过原画、动画、上色、摄影、剪辑、配音、汇编等诸多流程,每一集的制作时间,笼统来说,即使顺顺畅畅,也大约需要三到五周不等。

所以经常可以听闻某某轻小说啦,漫画啦,宣布动画化的企划后,往往需要隔上至少一年半载时间,才会最终出现在屏幕上。<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