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又困又累,有些头重脚轻,走路有些不稳,仿佛还在火车上乱晃悠。他抓紧时间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睡得很香很甜,连梦都没做。
第二天醒来,太阳已经老高了。中午时分,方伟在旅店附近,找了一家北方人开的餐馆,简单吃了点儿。
他找到一家报摊,买了一份报纸,瞪大眼睛不放过任何一行字,仔细搜寻着招聘广告。
方伟坐在路边条椅上,把报纸看了几遍,也没看到有适合自己的工作。
眼看太阳已经偏西,找工作的事,只能等明天再说了。此时,他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身上装的一千多块钱,今天必须存到银行,以防被人偷了去。
八十年代,一千多块钱可不是小数,是一家人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方伟本不想带这么多钱出来,父母不同意,一直说;“家里紧点儿就过去了,出门在外,没钱寸步难行,什么事情都办不了,多带点儿,有备无患。”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穷家富路’吧。方伟想;如果把保命的钱弄丢,麻烦可就大了。
方伟没有多想,起身询问一个路人,打听清楚银行所在的位置,便急忙赶过去。
存好钱回到旅馆,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总算放下心来,躺在床上很快睡着了。
砰!砰!砰!的敲门声,把方伟惊醒,他从床上坐起来,听了听,是隔壁房间有人用力在敲门,还大声喊着房间里人名。熟悉的乡音,令他心中一喜,急忙下床,走到门外。
隔壁门口站着一个年轻人,方伟过去问道;“是你在敲门,我还以为有人敲我的门。”
“不好意思,我敲门的声音有点大了,把你吵醒了。”他看到方伟刚睡醒的样子说道。
“你是哪里人?”方伟用手揉了揉眼睛,问道。
“本地人。”年轻人回答道。
“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方伟说道。
“是的。老家是河东人。”年轻人回答道。
“老家话你说的真好。”方伟带有夸奖的口气,说道。
“很小的时候,大概两岁左右,父母由于工作忙,我被送回老家,由奶奶带到八九岁的时候,才回到父母身边”
“听你说话的口音,我们离的不远,哪个县的?”
“柳泉县。”
“我们两个县紧挨着。”
“你是哪个县的?”
“兴平县”
在外地遇到老乡,方伟心里感到高兴。那个年代,流动人口不太多,能在异地碰见老乡,很不容易。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和老乡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信任感。
这时,房间的门开了,一个年轻人站在门里,他的个子比较高,大概有一米八左右的样子,黝黑的面孔,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透出干练。
房间里面的人,招呼方伟他们进去,随手摆好凳子,让他们坐下,方伟和他们客气了一番,相互做了介绍。住在隔壁的老乡叫大鹏,来找他的人姓刘,方伟叫他小刘。
三个老乡又是年轻人,见面少了好多熟套,很快就熟悉起来。三人用家乡话聊的轻松愉快,东南西北的聊了不少。
在闲聊的过程中,方伟得知他们两个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相处的非常好,而且还是邻居,互相联系的比较紧密。
大鹏是做旧车生意的,岭南有便宜的旧车,他贩卖到老家去,一辆能赚几千块,好的时候能赚上万块。
三个人聊得很投机,把时间都给忘了,窗外天色暗了下来。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引起老乡大鹏的警觉,起身说道;“你们先坐着,我去看看是谁。”
大鹏打开门,几个凶神恶煞的人,就要冲进房间来,大鹏用力把他们外推,跟着走了出去,接着传来争吵声。
方伟和小刘赶紧走出去,站在院子当中几个人,正在和大鹏争吵,像是要打架的样子。
外面天色昏暗,方伟看不清来人是谁,小刘说道;“你先别过去,我去看看。”
方伟只好站在不远的地方,听他们争吵,听了一会儿,他明白了争吵的大概意思;来的这一伙人向大鹏讨要车款的,要是不马上给钱的话,今天就让他过不去。
方伟从争吵中看出,这几个人不是好东西,他赶紧走过去,计划帮大棚的忙,还没走到跟前,听见那几个人说话的口气已经变了,就跟换了人似的,没有来时硬气了。
那几个人向小刘说着好话,其中一个人说道;“刘哥,真不知道你和他是老乡,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不认一家人。这件事往后再不提了,改天请刘哥作陪,请这位兄弟吃饭,算作赔礼道歉,你看好吗?”<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