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
“没有,的确没有足够的行政主官。”楚剑功头疼的说:“黄埔毕业生,以及今年科举新取的守缺锐士,都没有行政经验,让他们骤然担任州一级的主官,正四品的刺史,他们会把事情弄砸的。”
“所以十二位刺史中,只有广州刺史高不胖有行政权,武汉的刺史是从军队中调一名参将,他将在徐继畲的直接指导下行政,而其它的十位刺史,都没有行政权,只是监察机构。”
“监察?”
新任吏部尚书徐继畲解释了刺史的工作:监察下属各县的行政。
现在各个县衙,基本上都是由投靠的旧官吏和黄埔的军官转地方混编而成。黄埔的军官太缺乏行政经验,很有可能被下面的官吏耍得团团转。
刺史则以《行政细则》一册,逐条核对县令的工作,保管全州的税收,并有人事任免权。在与县级下属的斗争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行政经验,为夺取全国政权做准备。而吏部将以尚书为,组成行政巡查团,在三省来回巡视,解答刺史行政上的疑难
楚剑功听着,默不作声。徐继畲所说的,的确是他的意思。但他还有另一层考虑。楚剑功在前世的时候,时常听说“地级”机关过多,要“省管县”;但读过的书籍又告诉他,为了强化农村的动员能力,“地级”,包括“专署,大市”等等机构,自一直是在不断强化中。
那么,哪一种说法对呢?或者依照19世纪的通讯交通能力,“地级”必不可少?比如清代本没有“道”这一级,但省下直管府,却是力有未逮,导致最后“道”不断强化。
所以现在共和将府、道两级合并为州,将原先的州、直隶州、厅都分解成县。现在的州只有监察职能(武汉、广州除外),如果以后行政过程城中现省直管就可以,那就直接合并成省,反正随着共和的扩张,省级机构一定要恢复。如果现州级必须要有行政权,那么现在已经搭好了架子,培训了刺史,到时候往州府填人就可以了。
徐继畲还递交了品级的预想。楚剑功本人比较腻味品级这个称呼,他希望采用唐代散官。但现在确立级别,确实有行政上的需要,而直接采用品级,也让投效的旧官吏熟悉,不会引起混乱,也只好捏着鼻子暂且将就。
徐继畲设定的品级:
正一品:空置,以示谦逊
从一品:尚书
正二品:寺卿(现在只有卫尉寺卿叶岚一人)
从二品:侍郎
正三品:少卿、布政使(三省皆空置)
从三品:按察、学政、防御各司(仅广东防御使陈日天一人,其余空置)
正四品:刺史(刺史以上,无职不设,除博士外,不加虚衔)
从四品:判(厅)事(含各部、寺、司下属各厅)、(州)通判
正五品:郎中
从五品:候补郎中、县令
正六品:员外郎
从六品:候补员外郎、县丞
正七品:佥事、主薄、乡佥事、坊佥事
从七品:文林郎
正八、从八、正九、从九:吏员,有时也给各个保长、甲长加衔。
“保长?甲长?”李颖修看到这两个名词,问:“我们上次说要把保甲改编为村民互助组织,与锦衣卫的村民自卫队组成平行的双重机构,进行得怎么样了?”